尽管我国已制定出一些资源节约标准,但这些标准覆盖范围狭窄、制定随意性大、内容陈旧且难成体系,致使“有产品无标准”现象频频出现,影响了资源的有效节约利用。为此,一些标准化研究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快制定并完善资源节约标准,以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介绍说,我国GDP仅占世界GDP总量的4%,可是消耗的资源却在世界总量中占有较大比例,石油消耗占7.4%,钢铁消耗占27%,煤炭消耗占31%,水泥消耗占40%。如按这样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比重,我国要实现2020年GDP翻两番的目标,必然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国内许多省区市近年来出现不同程度的限电行动便是例证。因此,我国必须加快制定节能、节水、节材、可再生能源、环境管理、废旧产品利用和清洁生产等领域标准。
近代标准化发源于18世纪之初,随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标准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20世纪末至今,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不仅渗透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而且突破了传统的标准化领域,从保证产品质量和规格的一致性,发展到直接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促进国内外贸易服务。
目前,我国仅有70余项能源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少量节约资源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家用电冰箱电耗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专家举例说,纺织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我国纺织服装的标准总体水平不高,符合WTO协议中关于标准制定原则的很少,安全和环保方面的标准更是寥寥无几,如不加紧制定相关标准,势必影响我国纺织业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