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新闻信息分类与代码》(以下简称《标准》)经过一年多的研制,2005年9月和11月先后通过了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和国家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审定会的评审和验收,从而宣告我国新闻行业第一部国家级分类标准的正式诞生。
在研制工作告一段落,推广使用工作即将展开之际,对《标准》在分类法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研制意义进行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制定和推广使用《标准》的必要性,不断完善和发展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标准。
《标准》在分类体系中的地位
二、新闻信息资源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
对新闻媒体在信息的传播、收集和反馈中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曾给予高度评价。早在建国初期,他就指出:“报纸办好了,对领导是最大的帮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5]
在获取情报的各种公开信息资源中,新闻信息资源已成为主要的资源。
中国隐蔽战线杰出人物李克农上将(1899-1962)在谈及如何获取情报时说,他“赞赏并实行的基本做法是95%从大量公开出版的报刊资料及有关报告中分析而得。只有5%靠秘密情报手段获得。”[6]
美国中央情报局第五任局长艾伦·杜勒斯说:“公开渠道来源的情报是从报纸、书籍、学术和技术刊物、政府公报、无线电广播和电视等方面搜集的。”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杰·希尔斯曼,在对前苏联国家安全机构克格勃从公开渠道搜集西方情报深入研究后说:“关于经济和科技情报,在西方,大部分可以从公开或半公开的来源搞到手。”“如果克里姆林宫不得不在策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和订阅《纽约时报》两者之间作出选择的话,它将选择《纽约时报》。”
据说,美国总统杜鲁门曾面对一份分析报告惊呼:“我们秘密情报的95%,被报纸和专业杂志发表了。”[7]
我国一些信息界业内人士也认为:
公开情报源包括:①报刊和专业杂志;②行业协会出版物;③产业研究报告......。[8]
报刊隐含着有价值的竞争情报,竞争者要了解经济政策、市场行情、价格行情、商品信息、成果转让、行业评估、形势分析等等都可以通过报纸、期刊获得,是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9]
要从大量零散的信息中搜集有用的情报,就要完整地、连续地收集各种资料,由此得出的信息才有意义。报纸分析法用于竞争情报正是系统性和连续性要求的体现。[10]
人们如此重视新闻信息资源在情报工作中的作用,这主要是与新闻信息资源的特点分不开的。
三、新闻信息资源是公开情报源中数量最大的资源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报纸1926家、期刊约9000家、广播和电视台站约2000家、通讯社2家。另外,还有130个具有新闻发布资质的网站。它们每天发布的新闻信息量估计达到6位数。这是图书、档案信息在数量上无法匹敌的。
竞争情报是正确决策的基础,而大量的、及时准确的信息是竞争情报的源泉。信息资源越丰富、越全面、越及时,情报就越可靠,正确决策就越有基础。数量和质量互为依存。没有一定数量的信息资源,就不可能提炼出各种情报或线索。
四、新闻信息资源是公开情报源中内容和线索最丰富的资源
邓小平一贯重视信息的重要作用。他说:“做管理工作的人没有信息,就是鼻子不通,耳目不灵。”[11]诚然,他所说的信息,是指那些对当事人的未来行动、判断、决策能起到指导或参考作用的信息。
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竞争优势取决于决策能力,而决策能力取决于竞争情报。因此,竞争情报的地位在不断提高。但是,只有那些能使人“鼻子通”、“耳目灵”的信息才可能成为竞争情报的资源。新闻信息就是这么一种资源。这是新闻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特点所决定的。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新闻媒体记者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他们有条件参加各种重要会议和采访各界要人,他们的足迹遍及繁华都市和穷乡僻壤,从中获得从政府决策到黎民百姓衣食住行的各种信息。另外,面对激烈的竞争,为了吸引读者,各媒体对内容的可读性、时效性非常重视,记者竭力通过各个渠道,争取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信息,编辑也下工夫经营好每一条稿子。因此,新闻信息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情报和线索,经过筛选、比较、分析,最后加工成人们需要的、针对性很强的竞争情报。
五、新闻信息资源是公开情报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
时效性强是竞争情报的重要特点之一。新闻信息也具有相同的特点。
新闻信息凭借其对客观世界的灵敏反应,时效性之快是图书、档案信息所无法匹敌的。其对人类行为的指导、参谋作用和实用价值也就比其它信息资源更胜一筹。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国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传播手段的进步予以高度重视。2000年1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召开我国首次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会议。同年5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下发了我国《国际互联网新闻宣传事业发展纲要(2000—2002年)》。我国网络媒体大发展的序幕由此拉开。各传统新闻媒体纷纷推出网络版,网络报纸、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达数千个之多,形成了庞大的规模群体。
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新闻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已经从每天提高到分秒必争,而且不受地域的限制,其对人类行为的指导、参谋作用和实用价值进一步提高。新闻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公开情报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
六、新闻信息资源是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基础资源
要发展就需要决策,要决策就需要咨询。随着社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信息咨询服务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开展,服务的范围、内容、方式也在不断的拓宽、深化和改善。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咨询业是全球增长最快的高端产业之一。有统计表明,80年代到上世纪末,咨询业的平均增长为12%,高于全球GDP的增长率。其中93.7%的市场份额为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所占有。[12]
新闻信息资源由于内容丰富、对客观世界反应敏捷、时效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现代咨询业的基础资源。
全球信息咨询业中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份额达 100多亿美元。国际著名传媒公司路透社占40%左右。[13]彭博新闻社利用 “彭博终端”改变了一个行业的赢利模式,使彭博新闻成为权威金融资讯的代名词。[14]其营业收入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年收入达到30多亿美元。[15]
1984年9月,邓小平为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题词“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开启了我国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咨询业发展的大门。我国的信息咨询服务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据统计,我国信息咨询业营业额1996年时为21.85亿元,2001年达到302亿元,5年大概增加了13.8倍。[16]
尽管我国信息咨询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差甚远,但是,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信息咨询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更重要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促使战略咨询范围扩大,市场自由化趋势将推动决策主体多元化,经济结构调整将促使投资咨询增加,再加上我国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我国信息咨询服务业已处于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新华社与众多新闻传媒机构也与时俱进,努力把以新闻信息资源为依托的信息增殖服务业,从单纯信息提供的低端服务方式,转向以个性化服务、市场分析研究、咨询为主的高端服务。
《标准》研制的意义和作用
分类法是实现信息资源科学化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迄今,我国比较成熟的分类法有图书分类法和档案分类法,它们是社会信息资源分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国图书分类法,历史悠久,已经过多次修订完善。
新闻信息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切体会到其利用价值。新闻信息资源也以其数量庞大、内容无所不包、对客观世界反应灵敏等特点,日益成为社会信息资源中最具活力和使用价值的资源,成为包括竞争情报在内的各种情报的主要公开信息源。社会各界要求对海量新闻信息资源实现有序管理,以及提供更个性化服务的呼声日益强烈。
《标准》在这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和图书分类法、档案分类法一起,将成为社会信息资源分类法系统的三大支柱,其地位还将随着人们对竞争情报的依赖和新闻信息资源地位的提升而日显重要。
一、社会信息资源是情报的公开来源
在谈及如何获取情报时,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已故美国外交官和历史学家乔治·凯南教授1997年5月18日在刊登于《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中称,“我们需要知道的事情中,95%以上完全可以通过对我国掌握的大量文献和档案中的那些合法的情报来源进行仔细充分的研究来获得。这些情报对我们来说是公开的,随时可用的。”[1]
俄罗斯全俄无线电工程科学研究院总设计师尤里·库兹涅佐夫在介绍俄罗斯防空雷达发展现状时说,“我们通过各种秘密渠道得到了一定的情报,但对我们来说,更多的情况是,公开出版物上免费提供的可用材料就足够了。”[2]
美国海军高级情报分析员埃利斯·扎卡利亚斯说,情报的95%来自公开资料,4%来自半公开资料,仅1%或更少来自机密资料。[3]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为了生存和竞争,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竞争情报(俗称经济信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竞争情报的来源,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邹祖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断言,“目前,对企业至关重要的竞争情报,95%都可以通过合法的、符合道德规范的途径获得。” [4]
可见,从公开渠道获取各种情报已经成为各国情报界主要采用的手段。社会信息资源已成为各种情报公开的和主要的来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信息已经和物质、能源一起,被视为人类的三大战略资源。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说:“如果前工业社会的财富是土地,工业社会的财富是资本,那么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财富就是信息。谁具备了先进的信息技术,谁就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也就能得到更多的财富,反之亦然。”[17]不少国家已经把信息看作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把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信息是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海量新闻信息资源的管理由无序变为有序,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使用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是摆在新闻业界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标准》是组织与管理海量新闻信息资源、实现新闻信息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进而实现自动化和网络化不可缺少的工具。《标准》的研制成功意义重大。
(一)促进新闻信息资源的有序化管理
我们处于新闻媒体“厚报”和互联网“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成指数的增长趋势给信息的准确查询和深度挖掘造成巨大困难。人们所需要的有用信息往往被大量的信息垃圾所淹没,寻找有用信息无异于大海捞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无疑要花费人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且这种状况将随着信息量的不断膨胀而日益严重。因此,迅捷、准确查找所需信息,已经成为广大新闻信息用户的共同愿望。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对新闻信息资源进行管理。信息管理是为解决社会信息现象的复杂多样性和社会信息的无序性与人类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简言之,信息管理的目的就是使人们能够在特定时间获取所需要的特定信息。[18]当然,本文所说的管理,主要指内容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内容细分,加以结构化组织,变无序的信息为有序的导航,变狂轰滥炸的信息冲击为个性化服务,变浅层次的开发为深度挖掘。
《标准》无疑是实现海量新闻信息资源有序化组织的有效工具。它采用线分类和面分类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并由主类表和复分表共同构成完整的分类体系。它根据新闻信息高度动态性的特点,采用开放性体系分类结构,为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涌现的新事物预留类目空间,以便在分类体系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能够扩充和延续。线分类方法为新闻信息提供层次化、结构化的分类系统,从而实现新闻信息内容的有序化管理;而面分类方法可以通过组配方式为新闻信息的内容管理和检索提供更精确、更符合需要的手段。还可以通过复分表对新闻信息进行国家、地区、体裁、民族等细分和检索,显著缓解信息汪洋问题和减少信息垃圾的困扰。
(二)消除信息孤岛,推动中文新闻信息的广泛交流与共享
近年来,我国众多媒体机构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便加快新闻信息资源整合的步伐。他们将拥有的各种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以便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扩大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增殖服务。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面向众多传媒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法,致使大家各自为战,出现了中文新闻分类法“百花齐放”的局面。由于分类原则及代码规则不同,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各单位花大量经费建设起来的数据库不能互联互通、不能交流与共享,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投入和重复建设。因此,制定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及代码标准,已成为传媒业界的共同呼声,势在必行。
《标准》是在分析研究国际、国内众多新闻媒体的已有分类方法、规则,总结国内主要传媒机构新闻信息分类的多年实践经验,借鉴和吸收图书、档案分类法中适用于中文新闻信息内容的基础上,从中文新闻信息的实际和特点出发制订的。可以说,它是我国新闻资料界数十年分类工作的结晶和近年来新闻信息数字化工作的经验总结。
《标准》的推广使用,必将推动我国新闻信息分类标准化工作,使新闻信息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使我国新闻信息资源整合的步伐加快,进而实现全球华文媒体新闻信息的交流和共享。
(三) 符合经济技术标准化的世界发展潮流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的发展潮流,它要求建立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广泛一致的平台,关键是实现标准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标准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标准化是联结世界的纽带。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市场开放进程的加快,作为社会信息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中文新闻信息,已经成为经济竞争情报的重要来源,它需要通过标准化来进行规范,从而实现信息的交换、存储、处理和共享。
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服务业的日益融合,传统信息工作的环境、内容和方法、以及人们
对信息的取向和获取信息的习惯已经改变。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具备互通、互联和互操作能力互动式网络信息服务已成为发展潮流和趋势。随着我国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家庭上网工程的逐步展开,一个数字化、网络化的新时代已指日可待。但是网络化、数字化都离不开标准这个基础。
因此,《标准》的研制,是我国传媒业“书同文,车同轨”的一件大事,它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国际标准化潮流,也填补了我国传媒领域的重大空白,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四)推动中文新闻信息自动分类研究
随着人们对信息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对信息的收集、利用越来越重视,对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信息之所以对判断、决策和指导我们的未来行动有着重要的参谋作用有用,主要是其针对性和时效性,两者缺一不可。
目前,中文新闻信息的分类加工主要靠人工完成,由于传统的手工分类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难以适应信息迅猛增长的实际。周期长、时效差大大降低了新闻信息的利用价值,使其从时效性强的竞争情报沦为没有时效的知识或资料。解决这个矛盾,实现分类自动化是必由之路。但是,要实现自动化,标准化是基础。
《标准》的制定及推广使用,将使中文新闻信息分类逐渐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为中文新闻信息分类自动化打下良好基础,将推动中文新闻信息自动分类研究的开展。
结 束 语
新闻信息数量之庞大、内容之复杂、更新之迅速、管理之分散,是统一的中文新闻信息分类法长期难产的主要原因。《标准》的诞生,是我国新闻信息资源标准化工作可喜可贺的一件大事。但是,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彻底结束新闻信息分类“百花齐放”的局面,新闻界同人,尤其是从事新闻资料和新闻信息加工工作的同人,还要团结奋斗,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我们深信,随着对新闻信息资源标准化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随着新闻信息资源标准化管理对挖掘信息使用价值的重要作用的凸显,随着《标准》在实践中的不断充实与完善,大家对《标准》在社会信息资源分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标准》研制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将日益加深。(作者:郭国荣)
参考文献:
[1],[2] 军事电子科技情报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初探,http://www.chinesse 163.com [3],[9] 张燕,论专业图书馆在竞争情报搜集与研究方面的优势,http://www.chinalibs.net [4] 情报工作者跻身跨国公司高层,95%企业情报可用合法途径获得,中国青年报 2003年4月8日 [5] 邓小平文选,第1卷150页,人民出版社,1994 [6] 福贝,从未领兵打仗的神秘将军,http://book.book8.com [7] 情报渠道大有作为,http://www.ly007.com [8] 完平,竞争情报来源和收集,市场竞争与竞争情报(缪其浩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6 [10] 竞争情报的获取方法研究,http://guzi.blogchina.com [11] 邓小平文选,第3卷307页,人民出版社,1993 [12],[16] 邹祖烨:现代咨询业—蓬勃发展的智力服务 [13] 新华社信息部研究室资料 [14] 信息终端促彭博利润飙升,香港商报,2005年7月26日 [15] 徐翼文,谁与帝国争锋—牛气冲天的彭博新闻公司,中华工商时报 2003年12月23日 [17] 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中译本)261页,新华出版社,1996 [18] 宋亮,信息管理之后,http://home.do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