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对标准化工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等多个重要文件中,都强调标准化工作。可以说,目前对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标准在很大意义上代表了国家的政策和政策导向。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刚刚履新的国家标准委主任纪正昆谈了一些新的认识。 强化观念 一是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主要是解决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定位问题。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对这个问题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在服务观念上我们要倡导三个服务。一是标准化工作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二是标准化工作必须服务于社会需求;三是标准化工作必须服务于科学发展。这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无论是标准的立项、制定、发布,还是实施与监督,都要把思想转变到致力于服务经济、社会和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要牢固树立科学观念。主要是解决标准化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怎样树立科学观念,我们倡导八个字,四个方面: 1.科学。科学的精神就体现在凡事都是辩证的,不是绝对的。标准仅仅是规范,是一个手段。我们在制定标准的时候,一定要辩证地而不是绝对地去说一件事,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特别是要强调量的概念。 2.客观。从事标准化工作一定要客观。客观就是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用科学实验说话,用数据说话。制定标准的前期需要很多科学实验和风险评估,没有这个程序,就失去了制定标准的基础,我们的标准就不科学,就不符合客观,就立不住。 3.公正。制定标准一定要始终站在维护国家利益、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上,要尊重民意,体现民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以人为本”。要把涉及食品、消费品安全方面的标准化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制定标准时,一定要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原则,企业、部门、团体的利益都要服从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公平、公开、公正,增强制定标准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4.协调。法是协调的产物,它要兼顾各方,是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标准也是协调的产物,我们现在都讲双赢,甚至讲多方共赢,就是要兼顾到各方,而不是简单地非此即彼,这些都是今后我们需要切实转变的内容。我们党组将研究明年进行行业标准的清理,从根本上解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复的问题。 三是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主要是要解决标准的地位问题,准确地讲是解决强制性标准的地位问题。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还存在模糊认识,希望今后大家能够统一思想。标准从总体上说是规范,是准则,是实践的总结,也是我们质量监管的重要依据之一。强制性标准是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制性标准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法的性质和作用。强制性标准是技术法规,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一旦被法律引用也成为强制性的要求。技术法规主要包括强制性标准、计量检定规程、准入许可审查细则、监督抽查实施规范以及规范性管理文件等。树立法制观念,就一定要把标准的地位摆正,要正确区分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不能笼统地说标准都跟法一样。因此建设法治国家,标准化工作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给我们标准化工作一个很好的地位,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地位。 创新内容 第一,在结构方面。就是指我们的标准结构要符合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需求。目前我们整个标准的体系,基本上是工业标准体系,这是我们的历史。1988年颁布的《标准化法》一直沿用至今,《标准化法》规定的也基本上是工业标准化的内容,现在已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了。我们一定要改变标准体系的结构,大力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标准化工作,这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服务科学发展的需要。通过加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标准化工作,使我国标准结构覆盖一、二、三产业,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一产业方面,要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业标准化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是加强基础,适应城乡协调发展的需要,这指明了我们农业标准化工作今后的方向。当前的重点就是要大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饲料,化肥,农药、兽药以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对于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暂时制定不了标准就先制定临时规定。 第二产业方面,要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科学发展的需要。首先要抓食品安全标准。二是要抓消费品安全,特别是涉及弱势群体健康安全,如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所用的消费品安全标准的制修订。三是要抓涉及到公共安全、社会公益性的标准。四是要抓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标准。五是要抓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标准。六是要抓涉及传统产业改造的标准。总之,在第二产业的标准化工作中,关键是要突出重点、抓住核心。 第三产业方面,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我国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其中一个表征就是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业占整个GDP的比重还不够。目前,服务业标准化工作比较弱,还不适应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今后,要大力加强服务业标准的工作,特别是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旅游服务、社区服务、创意文化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第二,在质量方面。主要是解决目前标准水平仍然不高、标准相对滞后的问题。我要特别强调这样一个观点,那就是衡量标准化发展的水平,标准的数量是第二位的,质量是第一位的,一定要坚持宁缺勿滥。今后标准的制修订,首先要考核标准文本本身的质量,绝不能粗制滥造。其次,要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这点不能含糊。现在我国经济科技发展的水平已经需要大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食品标准一定要和国际标准一致。三是在标准中要增加自主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的含量,努力使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成果的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四是要更多地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第三,在速度方面。标准制修订要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解决跟得上的问题。一是要加快标准制修订速度。标准是实践的总结,是实践和科研工作的结晶和产物,有些标准可以很快制定出来,有些标准的确需要较长时间,不能一概而论。二是要缩短标龄,国家标准的标龄已经从过去10年缩短到4年多。行业标准同样需要尽快清理,缩短标龄。三是要满足需求。标准关键在于有效好用,要立足需求、实事求是、减少重复。 第四,在效益方面。要站在提升企业、产业和产品竞争力的角度上来衡量标准的效益,这是观念上一个很大的转变。一是要发挥企业的作用,倡导企业参与标准特别是产品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产品是企业创造出来的,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要更多地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特别是要把更多的产品标准交给企业制定。二是国家标准更主要的是要抓基础标准、通用标准、方法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这是我们的主攻方向。同时,还要突出抓好管理标准。 抓好大事 第一件大事,制定好国家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纲要。这个纲要是管长远的、宏观的、战略性的。纲要已经形成了草案,有了很好的基础,基本上成熟了,将很快报送国务院。纲要草案提出了我们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措施,以及对今后十多年标准战略上的一些思考和重点项目的规划。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必须抓紧做好的一件大事。 第二件大事,建立和完善好国家标准体系。要加快建立完善一个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标准,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科学的、协调的,符合我国实际的国家标准体系。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突出问题,下大力气加快推进,并使之科学和协调。 第三件大事,修改好《标准化法》。在修改过程中要更多地体现创新,把科研、预警、风险评估等标准制修订的前期工作也纳入到法中。同时要拓展标准制修订的范围,要涵盖一、二、三产业。《标准化法》的修改任务是相当重的,主要是协调任务很重,我们要抓紧推进,尽早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