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面修复材料有效性评价 第3部分:刺激因子屏蔽评价方法 |
 |
标准编号:T/CSBM 0050.3-2024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38.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文件规定了创面修复材料体外评价的刺激物浓度确定试验、物理屏蔽细胞活力试验和物理屏蔽细胞迁移试验。
本文件适用于水凝胶或固态创面修复生物材料屏蔽保护创面细胞活力和迁移效果的评价。 |
|
|
|
英文名称: |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wound repair materials Part 3:In vitro irritants barrier evaluation method |
中标分类: |
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医疗器械>>C30医疗器械综合 |
ICS分类: |
医药卫生技术>>医疗设备>>11.040.30外科器械和材料 |
发布部门: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
发布日期: |
2024-05-14 |
实施日期: |
2024-10-01
|
提出单位: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 |
归口单位: |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起草单位: |
杭州英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四川大学 |
起草人: |
戴建英、韩倩倩、梁洁、于栋杰、高欣怡、王良静、王涵、徐磊、李娜、王春仁、王莹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T/CSBM 0050-2024《创面修复材料有效性评价》的第3部分。包括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水溶性材料体外评价方法;
一一第2部分:水不溶性材料体外浸提液评价方法;
一一第3部分:刺激因子屏蔽评价方法;
一一第4部分:体外微血管形成试验评价方法:
一一第5部分:体外细胞粘附和增殖直接接触评价法;
一一第6部分:动物食管创面模型促修复愈合评价方法;
一一第7部分:动物胃创面模型促修复愈合评价方法;
一一第8部分:动物肠道创面模型促修复愈合评价方法;
一一第9部分:动物皮肤创面模型促修复愈合质量评价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团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杭州英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四川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戴建英、韩倩倩、梁洁、于栋杰、高欣怡、王良静、王涵、徐磊、李娜、王春仁、王莹。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