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和2018年9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了两份机器人电磁兼容指导文件。这两份机器人电磁兼容领域最具顶层意义的标准化文件,由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上电科)机器人研究院院长、IEC/CISPR(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席郑军奇在2017年10月提出形成。
上电科是我国负责机器人和电磁兼容国家标准制修订的标准化组织秘书处挂靠单位,牵头承担起草的《国家机器人标准化建设指南》已于2017年5月发布,由其研制机器人电磁兼容国际标准绝非偶然。
据上电科检测分院标准法规总监、IEC/CISPR机器人工作组(AGH3)注册专家邢琳介绍,中国的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大,制造量大,制造能力强。安全性与电磁兼容性是电子电气设备测试认证过程中的两大技术指标。以往,机器人的测试和认证依据的国际标准属于通用标准,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智能的机器人的电磁兼容检测和认证。很多国家的机器人质量检测和第三方评定过程中参考依据的电磁兼容标准不尽相同,测试的一致性和复现性很难做到。上电科首先牵头制定了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国家标准,其中服务机器人的电磁兼容标准已经发布实施。
IEC/CISPR成立于1984年,致力于保护无线电业务的电磁兼容国际标准化工作,其制定的国际标准被全世界各国或地区直接引用或转化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郑军奇的提案中展现了中国国家标准的技术内容,使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的百余位电磁兼容专家产生了对机器人电磁兼容的浓厚兴趣。根据国际惯例,如要推进后续工作应该成立一个工作组,CISPR下属的各分会的主席以及这几年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表现强劲的日韩专家都跃跃欲试。CISPR主席决定在IEC/CISPR指导委员会单独议题进行讨论。
基于中国已经前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IEC/CISPR决定成立有史以来最高规格配置的新的工作组:IEC/CISPR/S/AHG3工作组。各分会的主席或秘书都是该工作组的成员,我国参与的专家包括邢琳、罗宇翔、任平、周雷,郑军奇成为该工作组的召集人。工作组的成立标志着CISPR正式启动机器人电磁兼容测试场地、测试方法、测试限值研究的工作。
AHG3负责起草的IEC/CISPR/1412/INF(机器人电磁兼容CISPR导则)文件于2018年9月发布,IEC/CISPR/1421(CISPR涉及的机器人产品清单)于2019年5月发布。2019年10月的IEC/CISPR上海年会上,各分会在两份文件的指导下陆续开始对工业机器人、家用清洁机器人、割草机器人等具体技术内容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