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目前频出的"毒食品"事件,食品安全规制主要是依赖于标准的完善,而食品标准是否有不足的地方?
食品安全标准有国际标准,我国借鉴的大概是60%,还差很远。非包装食品都还没有标准,而一些规范和具体的规则,甚至是具体的标准问题,食品安全和风险检测这样的机制建构起来之后,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层级对每一个食品都建构起这样的标准,尽量与国际标准接轨之外,国家标准要不断完善。而我们的国家标准依赖于行业的标准,行业的标准依赖于每一个企业的标准。所以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各个企业自身的发展。
企业应该在产品质量管理、品种质量的研发上和有关技术的革新上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里又回到了规制,企业履行企业的职责,政府要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规范支持,只能说是没有充分做到位的结果。
食品安全风险预测机制的建构,有关信息的收集都是卫生部门牵头做。如"毒豆芽"日常的监管都反应不出来,检测要花很大的成本,就要快速检测。快速检测又反应不出来,结果导致了很多日常的检测流于形式,那些做伤天害理事的人就钻空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