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中国观赏石协会所制定的《观赏石鉴评标准》将被呈报国土资源部,如果顺利通过,一个饱受争议的行业标准将就此成为事实——
按照中国观赏石协会的时间表,《观赏石鉴评标准》将在8月上报国土资源部,进入到审批程序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多年来争论不休的观赏石全国性行业标准出台进入倒计时。由于观赏石的特殊性与复杂性,这一标准可能不同于以往我们印象中的任何一部标准,那么,应该如何认识这样一个标准呢?
这是怎样一个标准
王纪民:观赏石标准“易粗不宜细”。
在中国观赏石协会制定《观赏石鉴评标准》之前,中国宝玉石协会也曾制定过观赏石标准,但是没有最终施行。此外,像广西、山东、广东、浙江、宁夏等,也都有过各地的标准。2005年中国观赏石协会成立后就承担起了全国性标准的制定工作。
2006年3月,《观赏石鉴评标准》讨论稿制定完成,随即在河北、甘肃、宁夏、安徽、广西等地石展上进行试用,并在网上发布,广泛征集意见。2006年年底,通过综合汇总出台了一个标准的送审稿,呈给国土资源部。
而在向国土资源部科技司呈送的过程中,科技司认为,既然是标准,那就要强调科学化与规范化。然而,观赏石虽有它的科学属性,但主要特点还体现在文化上、艺术上与内涵上,标准应尊重观赏石的这些属性,不能用宝玉石、岩石矿物的标准与观赏石标准类比。
另外,由于全国各地观赏石成因不同,特色也不一样,因此标准在科学性的前提下要采用“易粗不宜细”的原则,根据石种的不同灵活调整分值比例。例如,宿州的灵璧石评选,要强调造型与质地,成都的图文画面石评比要强调图案与色彩……2007年在四川、宁夏与云南的三次鉴评活动中,《观赏石鉴评标准》通过实践在可操作性上趋于成熟。
从一定时期来看,观赏石标准的基本格局应是在中观协标准的版本框架下,各地制定更加细化的标准并统一在中观协标准之下。目前一些观赏石主要产地都在使用中观赏石协会的标准。 夏华炳:标准是实践出来的。
从古至今,观赏石的标准一直在探索当中。此次中观协制定的标准出来后争论很大,有的认为可行,可操作,有的认为根本不科学,完全反对。我是公开支持这个标准的,为什么?
首先,观赏石的欣赏、鉴评、估价、收藏等都离不开标准,虽然大家在标准制定的分歧比较大;其次,以中国观赏石的标准为依据搞石评,总共前后进行过8次,我参加了其中4次,实践证明,标准是可行的。
对于标准,我们不应只限于在理论上谈论,也应在实践中看看标准能不能发挥作用。在实验标准过程中,往往邀请对标准持否定态度的业内专家参与评选过程,其中包括一些观赏石界元老级人物。这些专家在参与了评选过程之后转变了态度。他们认为,第一,赏石确实应该有标准,第二,标准在实践中可行。
至于说目前这个标准与规范、科学意义的标准不够吻合,以及灵活性掌握等问题,我想,鉴于观赏石市场处于初级阶段,在不根本改变现有标准性质的前提下,采取灵活性,一边执行,一边完善,也是比较务实的态度。
徐忠根:标准是参考,而不是依据。
在赏石界,无论是反对标准的,还是支持标准的,都已经做好迎接这个标准的准备——这个标准有它出来的条件。但是,石友对标准也要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一个民间组织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然后获得主管部门通过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