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谈“改”色变
说到改装车。你是羡慕、垂涎,还是不屑一顾?据调查,目前相当一部分人群对改装车并没有一个正确认识,甚至有些谈“改”色变。他们认为改装车都是一些嚣张的违章车辆,干扰正常交通秩序,改装车车主更是一帮不务正业的小混混。但事实并非如此。
记者通过对改装店和改装车车主的调查发现,光顾汽车改装店的车主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拥有高学历、较高收入且有海外生活背景的白领一族。他们有较高的素养,平时也很少违章。
车主小刘就是个例子。和相当一部分发烧友一样,他在决定买车之前已经规划好了一整套详细的改装计划。
2006年春节前,小刘购买了一辆当时价值23.18万元的黑色马自达6,然后迅速实施了改装计划。第一步先从外观改起,加装大包围、更换轮胎,通过第一步改造,他的黑色马自达6从表面上看已经有些与众不同了。过了一个多月,改装计划开始由外到里,更换排气管、减振器等,有些改装项目涉及到了对一些关键部件的调整和改动。两次改装共花费人民币5万多元。
在小刘看来,改装才是买车的惟一目的。说到下一步的改装计划,他滔滔不绝:“下一步有两个打算,换一辆斯巴鲁翼豹或者给现在的车加装涡轮增压。如果换了翼豹我准备……”小刘又开始不自觉地说起对翼豹的改装计划。
“不是所有的改装车都有违法违章的记录,也不是所有违法违章的车都是改装车。这个简单逻辑相信每个人都会懂。不要因为少数改装车的违法违章行为而给所有改装车戴上不光彩的帽子。要给改装车正名,先要打破人们对改装车错误的印象。”小刘说。
改装车应拥有同等路权
改装车车主胡先生告诉记者,平时在路上开车,他很少违章,尽管从外观上能明显看出来他的车是一辆改装车,警察也不会因此对他进行任何处罚。在对其他5位改装车车主的调查中记者也得到了几乎相同的答案。但是,按照规定,“面目全非”的改装车正常情况下无法通过年检,未通过年检的车辆是不能上路行驶的。而事实上,一边是法律法规的限制,一边是执行当中的“变通”,众多改装车车主就在其中“轻松”闯过了重重关卡。
按照严格规定,改装车并不享有与普通汽车同等的道路行驶权利。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和改装车主都持有异议。他们认为改装车在不违章的情况下应当与普通机动车一样,享有同等的道路行驶权。
北京一家汽车改装店店主华先生告诉记者,“玩车不玩命,改车不飙车”是很多改装车车主日常自觉遵守的规矩。他们会有组织地选择专业、封闭的赛道进行比赛,在赛道上充分发挥改装车的潜能。
对改装行业从业人员进行管理规范
用改装店店主华先生的话说,目前,国内的汽车改装店竞争已经非常激烈。如何更好地规范改装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是个重要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模式,建立汽车改装协会等专门机构,制定行业规范,使从业人员的行为有所约束。同时,商户和改装车车主双方的利益也能得到一定的保护。”华先生说。
业界认为,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知识产权的保护、产品标准的认证、安全认证、技术服务标准的制定,以及改装从业人员和经营主体资质的认证、售后服务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很多汽车改装都涉及造型设计、品牌商标,甚至产品配件的研发、电脑数据调整等方面。所以,知识产权的应用和保护也将是汽车改装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改装市场所应用的零配件大多是国外产品,也有一部分由国内企业研发制造。许多产品、配件、应用技术并未列入原厂车型的标配体系中。业内人士认为,建立起针对汽车改装产品的标准认证系统,有利于在产品品质及配套标准上解决或改善换装部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与质量纠纷。
此外,对于改装车来说,改装后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在国外,奥迪、奔驰等品牌有厂家或其指定的改装厂,通过这些改装厂改装的汽车有原厂的技术支持、质量把控和品牌许可。但对于目前国内大多数未经厂家指定、认证的改装店来说还没有一个具体的行业标准和安全认证体系进行规范。有业内人士建议,建立改装车的安全认证体系,在规范行业标准的同时,要维护包括从业人员和改装车车主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