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概论》一书的筹划和编写始于1979年。当时正是在全国范围进行拨乱返正,抚平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创伤的年代。标准化工作也处于机构缺失、人员流散、标准少、慢、差、乱的境地,亟待整顿和加强。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中央决定成立国家标准总局,集中全力恢复和发展被破坏的国内标准化工作,以便充分发挥标准化在组织现代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作为《标准化概论》预期的读者——高等财经院校学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管理干部,学习标准化知识也主要为了从事国家经济建设,绝少涉足国际标准化活动。可以说当时一切着眼于国内,而国际标准化并未提上议事日程。那么,为什么在《标准化概论》中要设置“国际标准化”一章呢?主要有两点考虑:
第一,国际标准化是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标准化是伴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而产生的。首先运用于结构要素——螺纹和零部件的通用互换。逐渐发展成为企业标准化、行业标准化、国家标准化。与此同时,由于国际间的科技、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要求在名词、术语、计量单位、产品适用性、电压频率、试验检验方法等方面在国际间协调统一,从而出现了国际标准化和区域标准化。所谓国际标准化不外乎由众多国家和组织共同参与的标准化活动。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标准化活动的必然结果。因此,国际标准化是标准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不能设想任何国家的标准化能完全摆脱国际标准化的影响和制约,也不能设想国际标准化能脱离区域标准化、国家标准化、行业团体标准化乃至公司(企业)标准化而独立存在。尽管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主要精力用于国内标准化的重建;尽管作为《标准化概论》预期的读者绝少有机会涉足国际标准化活动,但在《标准化概论》中设置“国际标准化”一章,在介绍标准化基础知识的同时,也给予必要的国际标准化知识,仍然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国家寄希望于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提高我国标准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我国于1957年参加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197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参加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为两大国际标准化机构的正式成员,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国际标准化的组织活动。事实上,在1979年,我国已经以积极成员身份参加了ISO几十个技术委员会、上百个分技术委员会的活动,已充分认识到国际标准化对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同年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积极开展国际标准化活动,认真学习国外标准化工作经验,对提高我国标准化工作水平,引进国外新技术、新设备、发展对外贸易,开展对外友好活动都有重大作用。”“要在搞好国内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参加ISO和IEC的技术活动,密切注意国际标准化发展的新动向。”由此可以看出,尽管当时我国标准化机构刚刚建立还有待完善,尽管我国的国家标准只有区区1810个,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尽管当时还有20%的产品尚属无标生产,尽管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0多亿美元,但中央在抓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也预见到国际标准化对我国的重要性,因此,在《标准化概论》中设置“国际标准化”一章,在当时看来也是完全必要的。
《标准化概论》从一版到四版经历了26年。在这期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贸易的扩大,国际标准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际和区域标准化机构在发展和变化
1.作为国际标准化两大权威机构ISO和IEC都在不断扩大。在《标准化概论》初版编写期间,ISO只有正式成员69个、通讯成员21个,共90个。而到标准化概论》第四版编写前的2003年,已增加到正式成员97个,通讯成员36个,注册成员15个,共计148个。IEC则由1979年的43个正式成员发展为正式成员53个,协作成员9个,另外还有65个成员参与了密切关系计划,总计128个。目前这两大组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标准化机构。
2.ITU跃居为引领国际标准化潮流的三大机构之一。这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作为处理有关电信事宜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国际电信联盟(ITU),从尚未列入ISO《标准题内关键词索引(KWICIndex)》一跃而成为引领国际标准化发展的三大主力机构。它所制定的标准无疑是国际标准。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其重要影响将会日益显示。过去每逢“世界标准日”,均由ISO、IEC两组织领导人致词祝贺,如今则由ISO、IEC和ITU三方共同致贺,足可说明ITU地位的变化。
3.ISO和lEC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自1976年IEC脱离ISO之后两组织各自独立成为互为补充的国际标准化机构以来,彼此合作并不密切,往往在新技术领域分工不清而任务交叉,工作重叠,以致产生资源浪费和各自标准互不协调。 加之两组织的标准格式、技术工作程序也不统一,曾引起各方质疑。在广大成员国和相关机构呼吁下,上世纪80年代中期,ISO和IEC终于成立了第一个联合技术委员会(JTCI),并统一了标准格式和技术工作程序,两组织的合作得到加强。
4.经互会标准化机构和欧洲标准化机构两大区域性标准化组织此消彼长。随着前苏联和经互会解体,前苏联标准大部分转换为俄罗斯标准,而在经互会标准化常设委员会撤消后,经互会标准也自然消失。原经互会国家,甚至包括前苏联加盟共和国有些已申请或准备加入欧盟。这一变化改变了原来区域标准化格局。与此同时,主要欧洲国家已组成了当前的欧盟,其统一性、权威性大大加强了。作为欧洲三大标准化机构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欧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学会(ETSI)的职能也加强了,它们所制定的欧洲标准(EN)也同样增强了统一性和权威性,不仅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商品具有巨大的制约作用,且增强了在国际标准化机构中的话语权。
二、国际标准化活动在不断变化
1.技术工作领域拓宽,标准数量增加。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首先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国际标准化工作领域。承担标准制定任务的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也随之增加。上世纪80年代,ISO的TC不过162个,而到2003年已增至188个。同一时期,IEC的TC数也由75个增至87个。这些新增的TC,主要承担新领域的标准制定。同时,由于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贸易中技术壁垒的协议(TBT)赋予Is0、IEC肩负消除因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同而产生的贸易壁垒的职能,也加快了国际标准的增长速度。ISO标准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4000多个,到2003年增至14250多个。IEC标准也由当年的l584个增至5200多个。
2.掌控国际标准化机构技术组织的国家发生了变化。ISO、IEC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建立起来的,过去大多数活动也在欧洲进行,尤其西欧几个发达国家如英、德、法等,更是活动的最积极参加者,他们掌控了IS0、IEC的大量技术组织秘书处。而美国则自恃其科技领先和经济实力雄厚又远离欧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并不热衷于国际标准化。以至IS0、IEC的技术组织秘书处主要由西欧国家掌控。德、英、法三国更居世界前三位,美国仅屈居第四位。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态势才发生变化,在新技术领域,美国加强了攻势,目前已承担了较多秘书处工作。如果按承担国际标准化机构技术组织秘书处的数量和资助额表示成员国对国际标准化的贡献率,到2003年,美国已上升为第一位,约占19%,而德、英、法三国则分别占16%,15%和12%。
3.标准趋同是当前发展的总趋势。由于WTO/TBT的倡导,国际标准成为各国制定技术法规和标准的基础,大大促进了全世界各国采用国际标准的活动。ISO、IEC在发展战略中也把“一个标准,一次检验,全球有效”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欧洲标准化机构——CEN和CENELEC也分别与ISO、IEC签署协议,确立国际标准化优先原则。美国、日本、澳大利业、加拿大等非欧洲国家也整合本国标准以便与国际协调,以减少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损失,、所以说,标准趋同成了当前的发展趋势。最典型的例子就是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几乎有席卷全球之势。尽管不少国家和区域都有各自的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标准,但都积极实施这两个标准作为突破贸易壁垒的武器。标准趋同虽然历来是国际标准化的初衷,但在26年前只不过是遥远的梦想,而今天却逐渐变为现实了。
三、国际标准化的作用空前加大
1972年ISO出版的《标准化的目的与原理》一书中总结出标准化的六条目的己作为国际际准的作用纳入了本章。现在看来这些目的均已实现,而且在很多方面其作用和影响力已大大超出原来的设想。
1.国际标准已成为消除贸易壁垒、规范市场行为的游戏规则。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前,ISO和IEC标准均属于推荐标准,其作用仅在于协调各围标准,鼓励求同存异。其后,由于国际标准化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ISO和IEC才分别于1972年和1975年将推荐性标准故为正式的国际标准。这一改变增强了标准的权威性.使之成为统一各国标准的动力。GATT/TBT以后,大大提高了国际标准的地位和作用,使国际标准和指南成为制定各国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的基础或依据。国际标准俨然是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国际标准规定的产品技术要求、安全、卫生指标、资源消耗和环境保护要求以及试验方法等,不仅维护了消费者利益.保护了人身健康和安全,也保护了环境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ISO1987年发布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和1996年发布的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这两个管理标准的实施和认证,有效地规范了市场秩序,从源头和过程中保证质量,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像OHSAS18000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SA8000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和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标准等在国际上切实实施,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各国政府及企业的行为规范。由此可见,国际标准不仅成为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还引领人类社会向正确的的方向
2.国际标准日益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武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工业标准化格局。跨国生产和经营,造就了跨国公司。他们掌挥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投入新技术的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而高新技术产品大都涉及某些前所未有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生产流程和管理方法.从而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凭借这种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参与竞争可赢得市场和丰厚的回报,一旦形成产业并成为全球产品,则跨国公司将获得垄断性利润。产品进入市场必有标准,而标准的知名度和权威性又极大地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国际标准是最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标准,因此各国及跨国公司均竭尽全力将自身标准变为国际标准,并将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等融入标准,则该国际标准便成为跨困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利器,而不再是维护市场秩序的游戏规则。国际标准这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尴尬局面,是高新技术发展的产物,而经济全球化义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过去难以想象但义必须认真应对的一个问题。
四、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正摸索前进力争在不久的将来发挥更大作用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我国标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我国经济体制逐渐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对采用国际际准、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行动更加积极。
1.在采用国际标准上逐步与国际接轨。早在1979年召开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已认定“积极引进和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增加我国技术标准和提高我国技术标准水平的一个重耍途径”。1982年,发布了《采用国际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在其总则中规定“在采用时,要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明确把“认真研究,积极采用,区别对待”作为采用国际标准的方针并对采用程度分为两类即“等效采用”和“参照采用”,《管理办法(试行)》全文未涉及将我国标准纳入国际标准的问题,由此可见,采用的目的只是为了“洋为中用”以增加我国标准数量和提高质量。1984年发布的《采嗣国际标准管理办法》中则第一次提出“对我国的先进标准和合理要求,应积极向有关国际组织提出建议,使之纳入国际标准”的问题。同时在采用程度上则分为“等同”、“等效”和“参照”三种,第一次提出“等同采用”,说明我国标准化己不完全着眼国内,而要逐步与国际接轨.1993年修订并发布的《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跟踪国际标准化发展,积极承担ISO、IEC、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积极争取把我国标准或提案转为国际标准。”在采用程度上将“参照采用”改为“非等效”,但仍属于采用范畴。1993年《管理办法》的突出特点是全面阐释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态度和决心,并对‘等同采用”国际标准更加重视。如1987年ISO9000族标准第一次发布时,我国仅“等效采用”为GB/T10300系列标准。而在1994年ISO9000族标准修订时,我国则“等同采用”为GR/T19000系列标准。在1999年IS0、IEC发布1S0/IEC指南21《采用国际标准为区域或国家标准》以后,于2001年我国等效采用ISO/IEC指南21制定了国家标准GB/T20000.2-200l《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同时修订并发布了 《采用国际际准管理办法》。除把WTO/TBT有关标准. 技术法规的原则规定纳入《管理办法》外,采用程度只 保留“等同采用”和“修改采用”两种,“非等效采用”不 再属于采用范畴。突出强调尽可能等同采用一个国际 标准。上述进程不难看出,我国在采用国际标准方面是 随着认识逐渐深化而融入国际标准化洪流。在编写本 章时,初版完全未涉及采用国际标准,其后稍有接触, 到第四版才设为一节。由于篇幅所限,只能述其梗概。
2.在摸索中登上国际标准化舞台。改革开放后,我国曾多次派出代表团出访发达国家标准化活动,也曾多次邀请外国专家来华访问。同时根据我国技术水平,人员、经费实力和国家需求,有选择地参加了ISO、IEC一些技术组织的活动。到2003年,我国以P成员身份参加了ISO的140个TC和319个SC:IEC的87个TC。承担了IS01个TC秘书处,5个SC秘书处工怍:承担了IEC两个TC秘书处工作。也曾多次选入lSO理事会、执行局、技术局和IEC执行委员会。参与制定的国际标准占标准总数的1/100强;
对于一个普通国家来说,上述业绩略可差强人意,但我国终究不是一个普通国家。她的人口为世界之冠,其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但就目前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与我国的地似极不相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员会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我国标准化总体水平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成为ISO常任理事国,承担更多TC、SC秘书处,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能发挥与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这样的目标要想实现也绝非易事。目前,TC、SC秘书处早已被列强瓜分,无论在承担技术组织秘书处工作或推荐我国标准为国际标准,均受到强权势力的打压。例如我国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WAPI,已于2003年发布,拟在2004年实施,却遭到美国反对并成为中美商贸会谈的议题。当WAPl于2006年作为建议提付ISO表决时,又受到美国标准的排挤而未获通过,足见前进道路诸多阻力,并非坦途。
3.力争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扮演较为重要角色。长期以来我国产品常因标准偏低不符合国外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而出口受阻。近年来虽取得较大进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生产基地。但“中国制造”又被渲染成一种威胁,在国际市场上屡遭“反倾销”的制裁。实际上我国虽为生产大国而远非强国,“中国制造”远非“中国创造”。由于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掌握存外国人手中,所谓的巨额贸易顺差,不过是“过路财神”,一转手都流入知识产权所有者的腰包,我国不过是别人的“打工仔”,挣的是“苦力钱”。主要由于我国产业大多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徘徊,所以才会发生温州打火机退出欧美市场,中国鞋厂在西班牙、法闺被焚等事件。早日扭转这种局面是我国面临的主要课题。俗活说:“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依然如此。它是强者的舞台,是创新者的乐土。我国只有走创新图强之路才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增强发言权和竞争力。多创造发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产品,使更多的我国标准成为国际标准,引领产业发展的潮流。正如第三代通讯技术中我国的TD.CDMA标准,和欧洲的WCDMA、美国的CDMA2000同时被ITU接受为国际标准,与世界强者并驾齐驱,一争高下。欣闻海尔自主研发的双动力洗农机标准和自动档洗干一体机标准均纳入国际际准议案,我国专家由于突出贡献荣获IEC1906大奖。今后,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有国家政策支持,有广大企业和科技专家的积极参与,定能迅速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早日成为创新大国、制造强国,并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希单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