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杨榕副司长在全国墙材标委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     更新时间:2006-03-08       评论: 0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今天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暨全国墙体材料革新和标准化工作论坛”。我代表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对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成立,对这次会议和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全国墙材标委会的成立和建设部的工作非常密切,墙体材料涉及到建筑节能的问题,而且不仅仅是建筑节能问题,道路用建筑材料也涉及到大量的城市建设问题。结合大家比较关注的在建设领域开展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的有关工作,向大家介绍建设部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方面的一些工作,同时也结合孙主任和高处长的讲话再提几点建议。

    1 标准化在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促进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中提供的重要技术保障作用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能源、资源的发展形势十分严竣,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瓶颈。建筑既是能耗大户,又是材料消耗大户,从能源消耗的角度来看,建筑能耗根据建设部公布的结果占全国总能耗的27.5%。如果加上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和建筑物建造过程,能耗达到全国能耗总量的47%,接近50%,所以新华社曾经有篇文章宣布,全国能耗的一半被建筑吞蚀掉,这个数据基本上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消费的水泥量差不多占到全国的45%。另外一个角度,与建筑业密切相关的钢材消费已经占到全国钢材消费总量的54%。这么大的数据说明建筑业对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都是非常巨大的。刚才高处长也介绍了很多例子,她从粘土砖的角度提到了全国现在每年仍然生产粘土砖5000多亿块,消耗粘土资源大概10亿m3,可见粘土砖是对可耕地资源的一种破坏。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也占用了大量可耕地资源。据有关部门统计,从1997年到2004年底,全国的可耕地面积就减少了1亿亩,从19.5亿亩减少到18.5亿亩。所以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实际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从世界的角度看,我国人均的资源占有量是非常低的。而另一方面,我们单位建筑和生产建材的能耗水平实际上在世界上距离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建筑能耗每单位平方米是西方发达国家的2~3倍,公用建筑能耗则更大,据有关专业人员研究,公共建筑每平方米的能耗差不多相当于住宅建筑的10~15倍。所以,我们面临着一个很严竣、很重要的现实任务。按照我国未来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指标,到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要翻两番。在此期间据建设部预测可能要新增各类建筑大约300亿㎡,同时每年的城镇化率还要提高1~1.3个百分点。所以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建筑规模快速发展的时期,也就意味着未来15年每年要新增各类建筑大约20亿㎡左右,所以也是我们建材工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机遇。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也是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正是针对这样一种发展形式,在2004年底党中央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第一次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的指导思想。此后在2005年的一年当中,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以及分管建设部的曾培炎副总理,在各种场合和多次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的建筑,并提出要制定和强制推行更加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节地的标准,要建立健全节约能源资源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要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的力度,制定和实施强制性的标准,推动生产、建筑和交通领域节约能源的工作。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给我们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工作方向。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布署,建设部自2005年以来重点加强了建筑节能和建设领域四节一环保的有关工作,多次下发了有关文件,还出台了建设部76号令,就是民用建筑节能的有关管理规定。2005年底在除了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建筑节能检查工作。2006年2月16日,仇保兴副部长在国务院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这次建筑节能检查情况,批评了8个省市、表扬了一批。所以建设部在这一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同时在新闻发布会还介绍了即将召开的第二次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国际大会的有关情况。目前建设部还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也是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有关的工作部署,正在抓紧起草国务院的另一个行政法规,就是建筑节能的管理条例。这其中大量地涉及了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要求,包括在节能当中如何执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现在正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

    在工程建设标准化方面,到2005年底,我国已经发布各类的工程建设标准4170多项,其中国家标准300多项,行业标准370多项,地方标准1100多项。2005年也是我们发布标准最多的一年,达到了374项。在建筑节能方面,1986年建设部就发布了第一本严寒寒冷地区结构建筑节能实行标准。经过20多年的努力,这本标准也从当时的节能30%提高到了50%的要求,现在正在按65%的目标制定更新的标准要求。同时在这个期间,尤其是最近几年,先后发布了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节能设计标准。2005年7月1日建设部正式发布了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同时对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采暖、通风和空调设计、空调运行管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等方面都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规范。2005年一年包括今年的有关工作,建设部都是在全力地推进三加一,即三个地区的三个标准和一本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在全国的执行情况。建设部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国建设系统党风廉政会议上,特别把执行三加一四本标准的情况作为各地建设系统党风廉政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之一。所以可见这几本标准现在在建设领域工作当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2004年年底,建设部还配合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发布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技术规范》、《地源热和供暖空调应用技术规范》,这些工作都使建筑物节能工作稳步地推进。在今年3月份第二次国际节能和绿色建筑会议之前,建设部还要推出一本重要的标准,就是《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这本标准很快就要与大家见面。标准强调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还特别强调了绿色建材在将来绿色建筑当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建设部还在工业建设领域组织编制水泥、钢铁、有色、化工等企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设计规范,这些工作目前都在进展当中。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和如何在工程技术当中应用的问题,过去很多场合有很多专家反映,标准跟不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展。2004年年底建设部第一次设立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的行政许可程序。2005年出台了采用不符合工程强制性标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核准的行政许可实施细则,实际上就是为了适应标准不能及时修订,如何又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标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建设领域促进能源资源的合理节约、合理利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领导和约束作用。

    2 在十一五期间建设部在标准化方面要做的工作

    a.要继续完善工程建设的标准体系,抓紧一批重要标准的制定。在这批重要标准当中,就含有大量的包括建筑节能、节水、垃圾处理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等方面的标准。

    b.加快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建立工程建设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这也是参照WTO的有关规程做了一些尝试。2005年年底建设部批准了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里第一部全文强制的技术规范,就是《住宅建筑技术规范》。这本规范在WTO的有关规程方面做了一个非常有力的尝试,其中建筑节能就是这本规范提倡的,从住宅的性能和功能的角度全面规定了住宅建筑要求达到的各种最基本的技术要求。这本标准不久就要和大家见面。

    c.要加强标准的实施和监督,实现有标必依的局面。因为大家都知道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执行情况并不是很好,当然通过2005年建设部的打黑的推进,现在情况已有很大的好转,但是每年仍有不少不节能的建筑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一本再好的标准如果不能落到实处,那么标准所确立、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和标准所要达到的技术目标就难以实现。所以我们要在这方面加大工作的力度。

    d.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通过标准引导科技的进步。

    e.建立标准管理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培养标准化人才。现在我们也在向国标委学习,建立工作标准化的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的建立,给大家提供一个更广泛的交流平台,也为今后标准的发展提供一个技术的管理和保障。

    3 结合国标委孙主任发改委高处长的讲话再谈几点建议

    a.建议墙体屋面材料的标准化工作一定要深入地研究建筑材料标准和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之间的关系和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两方面是密不可分的。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最后的建筑工程,就没有最后的建筑。要通过标准化工作促进墙体材料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新型建筑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特别是要满足工程建设不断发展的需要,满足技术进步需要,满足社会对高品质、高质量建筑的需要,满足人们对房屋安全、卫生、环保、健康、耐久和节能的发展需要。墙体材料不仅涉及建筑节能的问题,还有现在隔音的问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筑品质的提高不仅仅是节能,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这方面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耐久、防火、环保这些都是在新形势下人们对自己的建筑特别是住宅提出的新要求。

    b.要结合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要求,开展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可循环利用建筑、资源综合利用建筑的研究和调查工作。通过标准化工作,使建筑材料的推广和工程应用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地促进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这里我想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点体会。比如说节能,我到过很多地方,大家问我,我们的建筑设计是五十年,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在是我们大力推进的一种节能保温方式,可是现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能够保证15~20年,可是20年之后我们怎么办呢?同志们,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竣的课题。外墙外保温是我们大力推进的,现在内墙保温砂浆的方式已经不太主张了。搞供热系统的市场化,而分户计量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冷墙。冷墙跟我们建材有很大关系,不然的话,分户计量的问题就带有很大难度。所以建筑住宅的外围护结构,隔热保温,以及老百姓对住宅品质不断发展的要求,归根结底都是对墙体材料提出了要求。现在每年用混凝土大约15 m3左右,建筑占的比例就相当高。我们现在房屋建筑的基本龄期是50年,50年、60年、70年之后,大量废弃的混凝土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还是一个比较严竣的课题。所以能不能通过科技的发展解决将来由于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带来的问题,也是我们现在急需要研究的课题。

    c.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发展,结合建设发展的实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墙体材料的技术进步。通过标准化来引领建材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技术的水平,不断推出具有国际水平的新型建材,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能够为全社会提供越来越好的建筑,好建筑的基石就是建材以及墙材的快速发展。

    d.因为建筑业和建材业密不可分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国标委有利的资源,充分利用过去长期以来相互合作和配合的基础,发挥建材行业协会、科研设计、生产企业长期积累经验和作用,加强协调与合作,大家共同促进墙体屋面材料和道路材料标准化工作,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将先进成熟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相关标准,加快新型的墙体材料以及环保道路用材料的推广和应用。

    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全面开展和资源、能源节约工作的不断深入,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愈显突出,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发展离不开新型墙体材料的有力的支持,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材也必定会因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而大有作为。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一定会在国务院赋予的职能范围之内,支持全国墙材标委会的工作,支持建筑材料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希望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成立之后能够抓住机遇,为建筑建材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欧盟委员会要求限期出台移动电视相关标准和法 ·寇纪淞委员建议 重视制定行业标准
·WAPI申请国际标准遭ISO否决  ·我国应尽快制定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道路技术相
·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协调会召开 ·破绿色壁垒要靠中国标准
·粮油新标准今年出台 不再沿用陈化 ·国家发改委批准两项防锈行业标准 
·全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全国墙体屋面及道路用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卫通〔2025〕6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8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4号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5年第38号
·交通运输部公告 2025年第29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25年第3号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25年第4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5年..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发布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多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热点新闻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发布《医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更新升级家
我国牵头的电力储能领域3项国际标准发
我国牵头制定的全球首项家用电器循环经
完善标准体系,推动家居产品适老化智慧
新版《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
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多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五项行业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