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1日数字电视国家标准的实施,意味着备受关注的数字电视标准之争终于可以画上休止符。但同样备受关注的手机电视标准,却仍然迷雾重重。
从1992年6月原广电部通过了开展DAB(数字音频广播)重大科研的可行性报告,并与欧盟签订了DAB项目的合作规划至今,手机电视标准已经发展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韩国T-DMB标准、广电CMMB行业标准、清华大学DMMB-T/H标准、信产部支持的新岸线T-MMB标准、中国标准化协会CDMB标准……
据悉,目前国家标准委正面向全国征集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方案,究竟谁将笑到最后?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手机电视标准之争做一个梳理,希望能在日趋复杂的标准之争中拨开一点迷雾。
关键词一 专利
一直以来,在手机电视标准上,占主流的都是国外的技术标准,这其中最成熟的有四大标准,即韩国T-DMB、美国的MediaFlo、日本的ISDB-T和欧洲的DVB-H。这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当属韩国标准T-DMB。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标准化发展的主要趋势,韩国目前正积极申请手机电视的世界标准,试图依托T-DMB的良好发展势头分中国手机电视的一杯羹,原因不为别的,只因标准背后专利的巨大收益。 倡导标准国产化,一直是中国实施标准战略的核心措施,因此国外标准成为中国手机电视国家标准的可能性正在变得微乎其微。“国外标准在中国已没有太多机会。我国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标准的原则是,坚持自主创新、全国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带动民族工业。”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不但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同。赛迪顾问分析师张琰与诺盛电信高级咨询顾问王晓莉一致认为,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应该是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标准。“目前国产标准虽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从政府对于自主创新的态度(包括对于TD标准/AVS标准/闪联标准)来看,国家肯定会支持国产标准。” 王晓莉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发展DAB技术方面,韩国曾经是中国的“学生”,但通过政府支持实施国家标准战略,这个曾经的学生完成了对“老师”的超越。“2002年,韩国一些企业就开始关注中国的DAB/DMB的进程,韩国政府在2003年将DMB(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确定为未来战略产业十大产品之一。”有关专业人士介绍说。 据韩国在线网站报道,2003年4月,韩国信息通信部将DMB列为6大最优先课题之一,以作为未来经济增长新动力和加快建设信息通信技术一流国家的步伐。同时向DMB相关的技术开发项目投资1.6万亿韩元,以便在2003年开通DMB服务与第3代移动通信服务。随后,韩国政府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发展手机电视业务,并成功向韩国本土之外扩张,这其中就重点包括中国。曾经的“学生”成功超越了自己,或许值得中国业界反思总结的东西还有很多。
关键词二 融合
手机电视是手机还是电视?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会影响手机电视标准的最终走向。毫无疑问,手机电视是一个广电和电信相融合的业务,这势必需要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携手,方能完成标准的最终拍板。可现实的情况是,广电和电信部门更多的是在利益博弈,甚至有媒体戏称,广电与电信将在手机电视上继IPTV(网络电视)之后再次“结怨”。 去年10月24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发布<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该《通知》说,根据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制定计划,国家广电总局现批准一项标准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予以发布。该标准为推荐性行业标准。 但是广电部门颁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CMMB)在电信部门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这个标准的出台,其指导意义大于实际应用意义。它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就是我国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的支持态度和决心。”易观国际分析师林娟说:“此次发布的手机电视标准,更多指导的是通过卫星传播的手机电视业务,对电信网络主导的手机电视业务影响非常有限。” “电信和广电相互渗透的政策坚冰仍未消融,这会给中国手机电视产业发展前景带来阴影。”一位咨询分析师这样表示。从目前手机电视标准的候选阵营里,不难看出广电部门和电信部门的“明争暗斗”,前者有行业标准CMMB,后者则支持DMMB-T/H和T-MMB标准。要想让手机电视标准真正发挥作用,作为广电与电信部门的融合至关重要,不仅是技术上的融合,更需要利益上的融合。
关键词三 产业化
博通智信咨询公司预测,到2007年,中国手机电视业务的用户数将达到505万左右,平均每户每月使用手机电视业务的支出为30元,手机电视业务年收入将达18亿元。到2008年底,中国的手机电视用户将达到2560万户,手机电视业务收入将达92亿元。 巨大的市场蛋糕无疑是众多标准抢占这一领域的重要原因。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手机电视并不是一个新的产品,但却是一个新的产业。”产业的发展同样是标准的基础,因此未来国家标准的诞生,必然与标准本身的产业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为广电部门的行业标准,CMMB在产业化方面目前有着不俗的表现。CMMB中的关键部分是由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研发的S-TiMi,其技术体制是卫星、地面混合组网移动广播技术,已申请17项国家专利,芯片供应商有泰景、创毅视讯等10多家,支持终端有联想移动、华旗资讯、中兴通讯等近10家企业。“目前来看,CMMB的标准化和产业化进展很顺利,核心芯片也在研发中。整个产业链肯定可以保证在2008年奥运会商用。”创毅视讯CEO助理孟斐说。 从技术实现方式看,CDMB是一种聪明的实现方式:它利用了目前所有的成熟技术,规避了自主研发无线接收芯片所需一定时间的问题;同时,CDMB承诺第二阶段将充分考虑与CMMB融合,通过双模芯片的方式兼容S-TiMi,从而不与CMMB起正面冲突;此外,它紧紧捆绑AVS和TD—SCDMA这两个国家标准,但在产业化进程上还要国家继续扶持两大技术。
关键词四 紧迫
关于中国手机电视标准工作,著名电信专家李进良提出5点建议:一是为了2008年8月奥运会能有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手机电视应用,由国务院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将其作为一项紧迫的国家系统工程来组织实施;二是在手机电视国家领导组的领导下,组建一个专家组,从3月开始对所征集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同时展开集中的技术测试、仿真,筛选出较优方案,淘汰较差方案,在此基础上集中各个较优方案的优点进行融合,力争6月底形成最优方案标准;三是在手机电视国家领导组的领导下,组织所有报送方案的单位按最优方案标准于7月组建中国手机电视产业联盟;四是国家拨出发展中国手机电视专项基金20亿元,进行引导中国手机电视产业联盟自筹资金,以加速中国手机电视的产业化,形成芯片、关键元器件、网络基础设施、终端、应用软件、仪器仪表完整的产业链;五是配合2007年国家在10个城市组织TD-SCDMA试商用网,同时组织中国手机电视试验。
中国手机电视标准发展大事记
1992年6月,原广电部通过开展DAB 重大科研的可行性报告,并与欧盟签订DAB项目的合作规划。 1998年,中国与欧盟签署协议,共同开发DMB,1999年完成DAB升级,将DAB扩展为DMB。 2001年,九运会期间DMB成功演示。 2006年4月底,国家广电总局颁发《关于规范移动数字多媒体广播技术试验的通知》,叫停各地展开的手机电视测试。 2006年5月18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出台《30MHz—3000MHz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技术规范》,欧洲的DAB标准正式成为中国数字广播行业标准,并于6月1日执行。 2006年9月6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DAB移动多媒体广播正式启动。自即日起,北京六环路以内地区将实现DAB移动多媒体信号的全面覆盖。 2006年10月24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出《广电总局关于发布<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 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一项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的通知》,批准CMMB为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从当年11 月1 日起实施。 2007年1月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委托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征集并推荐手机电视国家标准方案。 2007年5月18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发布“DAB+AVS+TD—SCDMA”组合方案的手机电视行业标准,简称CD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