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服务大局  与时俱进  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


    来源: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更新时间:2004-12-10       评论: 0

    一、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基本状况
    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从事石油工业油气勘探、开发、储运、油气贸易、石油设备材料、海洋石油工程、石油工程建设等石油工业上游领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1984年11月经原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1998年石油工业企业重组改制以后,上述相关业务分别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多家石油企业承担。为了适应重组改制以后的新体制,全面加强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2000年11月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又重新组建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石油企业及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业务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目前,有关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制度建设和技术标准制修订等情况如下:
    1.组织体系情况
    目前,在石油工业上游领域,有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三个技术组织从事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归口管理工作(石油工业标准化组织机构见图1)。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下设石油地质、石油物探、石油测井、石油钻井、油气田开发、采油采气、油气储运、石油计量、石油节能、石油安全、石油管材、仪器仪表、石油信息、工程建设、劳动定额和海洋石油工程等16个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油气管道、环境保护两个直属工作组。有700多名委员和专家直接参与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和复审等工作。油标委下设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全国石油钻采设备和工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经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主要从事石油工业上游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同时,在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协调下,从事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2.制度建设情况
    2000年新的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建以来,为了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石油工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化工作的规定,同时参照和学习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外石油工业标准化机构(API、IP)的运作经验,按照市场导向和“公开、公平、透明”的原则,初步制定出八大制度系列,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平等协商的工作机制,以确保组织运转通畅、管理科学和工作高效。
    ――油标委、专标委年会制度。每年召开一次年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机构人员调整、经费分摊等重大事宜由年会决定。秘书处根据年会决议,在报请国家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以后,组织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和技术标准宣贯计划的实施。油标委年会由三大石油公司轮流承办。
    ――主任办公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到两次主任办公会议。在年会闭会期间,油标委秘书处不能决定的重大工作事宜,报请召开主任办公会议决定。
    ――油标委秘书长办公会议制度。平均每两个月一次油标委秘书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副秘书长出席,各大公司联络秘书和秘书处常务秘书列席,研究解决秘书处日常工作问题。
    ――专标委秘书处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一到两次专标委秘书处联席会,协调年度标准制定计划、评选先进专标委秘书处、培训等事宜。
    ――标准化工作经费分摊制度。油标委秘书处工作经费由三大公司按油气产量比例分摊;专标委工作费用由所挂靠的石油公司承担;标准的起草补助费用由承担单位所在的石油公司解决。
    ――技术标准专家审查和委员投票制度。标准的技术审查由专标委组织专家进行,通过专家审查后交由专标委委员投票表决。
    ――油标委和专标委委员的替换制度。委员资格实行动态管理,每年根据委员退休、工作变动及委员是履职情况进行调整。
    ――专标委考核制度。油标委秘书处每年负责对各专标委完成标准制定、复审等工作的进度和质量进行考核,并向油标委年会报告。对完成任务好的专标委给予表扬和奖励,完成差的专标委通报批评。
    3.技术标准情况
    据统计到2004年8月底,在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1789项。其中:国家标准102项,占5.7%;行业标准1687项,占94.3%。2004年有两项标准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优秀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总计102项。其中:强制性国家标准1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92项。国家标准的范围主要涉及油气贸易计量、天然气分析、石油设备材料、工程建设等。国家标准采标率为43.13%,平均标龄为6.44年,最长标龄为19年,近五年新发布的国家标准33项,占32.35%。
    ――行业标准总计1687项。其中,强制性行业标准73项,推荐性行业标准1570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44项。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的范围主要涉及勘探与钻井、开发与储运、工程建设、设备与材料、油气计量与分析、海洋石油工程、安全环保节能等。行业标准采标率为7.11%,平均标龄8.17年,最长标龄20年,近五年发布的行业标准497项,占29.46%,并将324项行业标准整合为105项,制定发布双语版行业标准15项。在行业标准发行方面,每年发行量均在30万册以上。2000年以来,行业标准单行本发行量在2000册以上的3.30%;500~2000册占32.06%;100~500册占53.33%;1~100册,202种占11.30%;最高销量为11553册。
    二、近几年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情况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了进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石油工业面临一些新发展形势。一是市场化体制逐步建立,三大公司形成了甲、乙方的市场机制,石油企业必须进入市场参与竞争,来求生存求发展;二是国内油气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三大公司都在迅速加快国际化进程,目前已有400多个石油工程施工作业队伍在29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加快了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三是天然气工业发展迅速,西气东输、陕京二线、忠武线等天然气管线相继建设和竣工,我国天然气产量以每年7%以上的速度增长,清洁能源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国的能源结构得到了改善。这些新情况对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的形势、新任务,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坚持根据市场导向的原则,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加大标准化工作的力度。
    1.制定和完善标准化工作制度。近几年来,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法律法规和油标委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油标委的新的工作体制,先后组织制定了《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规则》、《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规则》、《石油工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严格了工作程序,有效提高了标准质量。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奖惩制度,引入约束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各专标委工作的积极性。
    2.修订和改革技术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标准化工作的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84年到2000年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已经过三次较大的修订。为了适应石油工业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需要,2001年对标准体系表组织了第四次大规模的研究和修订。经过修订后的标准体系表,加大了标准整合和国际接轨的力度,将原体系表的18个专业归类为7大类,技术标准的数量减少了15%,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提高了10个百分点。同时,对标准体系表实行动态管理制,每年修订一次,并随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报公布。
    3.组织实施技术标准的国际接轨计划。为提高石油工业技术标准的国际接轨程度,适应石油工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发展要求。根据2003年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的要求,我们组织实施了“2003~2005年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的三项计划”,取得初步成效。一是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计划,用计划3年时间转化国际标准94项,目前列入计划正在制定的有43项,占45.74%(2004年申报的21项尚未批复);二是行业标准采用国外先进标准计划,计划3年转化API等标准120项,目前已完成和正在制定的59项,占49%;三是行业标准双语版计划,计划在行业标准整合修订的基础上,三年翻译行业标准49项,目前已完成和列入编制计划34项,占69.38%。这三项计划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石油工业技术标准国际接轨程度。
    4.集中围绕油气勘探开发主营业务整合技术标准。根据石油工业勘探开发作业的实际需要,积极整合技术标准,提高技术标准的国际竞争力。一是整合物探作业标准,组织物探专标委按照物探测量、地震数据采集、资料解释等工艺过程,将原来的18项行业标准,修订整合为石油物探测量、数据采集和资料解释三大规范,并按中英文双语版出版,同时满足了国内国外石油物探作业市场的需要;二是参与修订油气储量国家标准,石油地质专标委根据我国油气储量分类和评价、计算方法与国际不一致问题,积极参与有关国家标准修订,修订后的标准已被国土资源部用于我国油气资源储量评价的套改工作;三是根据保护油气资源和环境的要求,组织制定了《油气田开发方案编制指南》行业标准,为合理制定油气资源开发方案提供了技术规则。
    5.重点开展钻井安全技术标准的清理工作。去年重庆开县“12.23”特大井喷责任事故发生以后,为吸取事故教训,完善技术标准,集中组织了对钻井、含硫化氢油气井安全作业技术标准的全面清理。一是组织钻井、安全、采油采气等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清理行业标准200多项,对其中3项行业标准涉及井口安全距离等问题,进行了修改;二是对涉及井控、含硫油气井钻井安全作业、硫化氢监测防护的4项行业标准进行了修订;三是参照美国API标准和加拿大技术法规,新制定了含硫化氢生产加工作业,井下作业等行业标准2项,同时,废止过时行业标准3项。制修订的行业标准,已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发布。
    6.完善天然气贸易计量技术标准。近年来,我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迅速,随着西气东输管道的建成和国外天然气引进工程的启动,天然气产量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由此对天然气贸易计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我国天然气贸易计量要求,我们会同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完成了管输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品质标准制定,开展了天然气按能量方式进行贸易结算的技术标准研究;组织全国天然气标委会和油气计量专标委,参照国际标准,制定和修订了天然气贸易参比条件、组分分析、压缩因子计算等技术标准;新制定了天然气计量的基本技术要求、超声流量计、涡轮流计的天然气计量方法等标准,修订天然气标准孔板计量方法行业标准,改变了天然气计量方式单一的状况,以满足天然气高压干线输送大流量计量的要求。
    7.根据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完善技术标准。为配合西气东输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需要,我们组织工程建设专标委对我国油气管道设计规范及时进行了修订,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完善了重点工程施工、防腐、检测等技术规范,突出强化实施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组织石油管材专标委对西气东输等工程需要的X70等新型管材标准进行了试验研究,在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条件不成熟时,配合业主单位制定了企业标准。这些企业标准经过实践验证以后,将陆续上升为行业标准。
    8.积极参与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油标委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外有关石油工业标准化组织建立了较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国际标准化的交流与合作。今年4月油标委与国际石油工程承包商协会(OGP)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了石油工业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国际国外有关石油工业的标准组织、国外主要石油公司标准化部门、国内各石油企业的200人参加了交流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油标委会同三大公司每年都派出专家参加ISO/TC67、ISO/TC193、ISO/TC28/SC2、API的年会,收集信息,参与国际标准讨论,同时在国内多次承办ISO的TC或SC会议。在ISO/TC193中,中石油西南天然气研究院承担了两项国际标准起草工作任务。为了及时跟踪国际标准,油标委制定了国际标准跟踪计划,对正在制定的重要国际标准指定专标委或有关单位进行跟踪研究,2003年油标委秘书处组织了对ISO/TC67正在制定的ISO29001《石油工业承包商质量管理体系指南》CD稿的跟踪研究,及时反映了我国意见。我们还积极引进国外技术专家参与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我国的石油物探检波器产量占全球的二分之一以上,为促进产品出口,仪表专标委会同西安石油勘探仪器公司聘请美国、加拿大专家,共同开展技术标准研究试验和编制工作,在修订完善我国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准备向国际地球物理勘探协会(SGE)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在基础工作方面,为了加强与国外标准化组织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标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油标委就经美国石油学会授权开始开展API标准引进翻译工作,最近又与加拿大有关石油部门和公司就含硫化氢油气田开发作业技术法规、天然气储气库设计技术标准的交流、引进事宜达成协议。
    9.组织开展标准化研究工作。油标委十分重视标准化研究工作,近几年来,油标委秘书处和各专标委共计完成了10个研究项目,为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重点组织开展了标准体系研究,组织各专标委根据国际接轨的新形势,对标准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的成果用于指导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的修订工作,成效明显;开展了技术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专项研究,按照国家标管委2003年全国采用国际标准工作会议的要求,组织课题组对石油工业上游领域现有的1000多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题目和摘要进行了翻译,出版了石油工业技术标准采标目录,推动了采标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开展油气管道标准体系研究,根据我国近年来油气管道建设中,对技术标准提出的缺乏油气管道核心标准的问题,油标委成立了专门工作组,组织油气储运、石油管材、工程建设、安全、节能等专标委对美国、加拿大、欧洲的油气管道规范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研究报告,为尽快制定我国的油气管道核心标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根据石油勘探开发保护环境的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环保和清洁生产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在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中,加入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的意见;组织开展了石油工业标准化信息系统的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工作基本完成,可以实现标准制定、查询、公文传递等信息化,现已完成与国家标管委信息网的链接。
    三、 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的下步打算
    (一)实施石油工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思路及步骤安排
    2003年11月,阎三忠主任委员在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次年会上,做了《石油工业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的报告,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指导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国际化为目标、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活动,把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具有技术特色的技术标准推向国际市场,从而提高我国石油产品的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提高我国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发展目标:到20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使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成为在国内有权威,在国际上有影响技术标准。技术标准能够支持我国石油企业及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在尚未建立石油工业标准体系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得到认同,在发达国家的石油工业界有一定的竞争力。使有关石油工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5%;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率达到85%。
    实施步骤:按照三步走设想,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与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结合起来,逐步实现石油工业标准化的发展目标。
    第一步(从2002年到2005年)
    ――基本完成石油工业现有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转化和采用;实现转化国际标准100项左右,采用国外先进标准100项以上。使有关石油工业的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85%;国外先进标准的采用率达到85%;
    ――按照“整合、提高、国际化”的原则,推出中英文“双语版”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50项左右,基本满足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要求;
――扩大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外石油工业标准化机构的交往和联系,承办小型国际标准化会议,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制定工作,在承担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中,有所突破。
    第二步(从2005年到2010年)
    ――对制定中的有关石油工业的重点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基本实现同步制定、同步审查、同步发布;
    ――将具有我国独特优势的技术标准,推荐给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石油工业标准化机构,承担更多的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任务;
    ――逐步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有关石油工业的技术委员会的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组召集任务,对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产生影响。
    第三步(到2010年以后)
    ――对国际标准与我国技术标准基本实现同步制定、同步审查、同步发布;
    ――成为石油工业有关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的重要力量,能够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推动石油工业国际标准的发展;
    ――促进我国石油工业的技术标准进入国际市场,逐步成为国际石油工业界得到认同技术标准之一。
    (二)近期工作安排
    油标委将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要求,结合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等三大公司的发展要求,在近期重点组织开展六项工作。
    1.组织制定标准化工作“十一五”发展计划。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第二步的发展要求,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市场化的工作需求,在2005年制定完成《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十一五”发展计划》。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石油工业标准体系表》进行了全面优化,突出综合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国际接轨。按照“整合、提高、国际化”的原则,打破专业界限,大力整合技术标准,减少标准数量,提高标准的集成度和质量,让用户使用方便和满意。
    2.加强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根据标准化工作的发展需要,修订完善油标委工作制度;在三大公司的支持下加强油标委和专标委秘书处建设,充实人员、提高素质,配齐和逐步完善办公条件、信息手段。不具备条件的专标委秘书处要进行调整;加强标准人员的培训和交流,特别是国际标准化、国外石油工业和企业标准化知识的交流,使油标委和专标委秘书处人员能够适应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国际接轨的要求。
    3.大力推进采用国际标准工作。坚持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在总结“2003~2005年三项计划”的基础上,制定“十一五”期间,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转化计划。提高国际标准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不再单纯强调“采标率”。加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中英文“双语版”的制定工作力度,推动石油工业国际化工作。
    4.加大国际标准化合作,扩大对外交流。继续积极参加ISO、API等国际标准化活动,努力实质性地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积极加入OGP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争取将我国石油工业的双语版标准纳入OGP标准数据库;与国外标准化组织合作,在国内翻译出版有价值的国外技术标准;根据国内石油工业发展需要,按专业或专题,组织标准化技术交流和研讨,共同促进石油工业国际标准化工作的发展。
    5.开展重点技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当前石油工业的发展,迫切需要我们提供有水平、有份量的综合性技术标准。要按照整合、提高、国际化的方针,组织力量在物探、作业、含硫油气井钻井、油田开发等方面整合一批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核心技术标准;在钻机制造、油气管道建设等方面制定出核心标准及配套标准体系;在勘探、开发的作业安全、环保等方面制定标准规范。从产业安全和产品竞争力的角度,跟踪研究国外状况和发展动向,全面加强安全类标准的建设,及时增补和修改,从安全出发确保稳定与发展。
    6.加大技术标准的宣贯和执行力度。狠抓技术标准宣贯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工作,提高标准出版发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标准化管理与服务网络化,提高标准化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要将标准宣贯、技术标准发行、配备到位情况作为对专标委工作的考核;各专标委要积极落实技术标准的宣贯任务,收集标准实施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提高标准技术水平;三大公司也要积极组织标准的宣贯实施工作,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要求所属单位做好标准的配备、宣贯和实施工作,组织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不同形式,积极开展标准化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标准的实施监督工作。近期,特别要抓好新发布的含硫油气井钻井、井控技术标准的宣贯和实施。
    在国家发改委的领导和三大石油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推进标准化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深知,我们的点滴成绩与兄弟行业、兄弟单位的工作相比,距通行的国际标准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天能够有机会在这里聆听各位领导和各位同仁的指导,学习交流经验,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提升认识、拓展分析问题角度大有裨益。我们将把好经验和好做法带回去,认真研究借鉴,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和改进标准化工作,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全面推进中国石油工业标准化工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04年12月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摩尔多瓦发布关于国家标准化发展的一般指南 ·CSR已加入BECI工作组为蓝牙汽车接口制
·天津开发区首个国家标准项目获发布5月1日起 ·汽车有了权威安全标准 不用再摁钢
·食品物流行业标准将有章可循 行业 ·依托市场需求 以标准化促进木材流
·手机电视标准再添新军 CDMB标 ·《奶牛场卫生规范》强制性国标实施 
·经济型饭店行业标准年内将出台 行 ·商务部关于印发《流通标准“十一五”发展规划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1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9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7号 ·国家铁路局公告 2025年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公告 2025年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3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4号
热点新闻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发布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
中铁上海院编制的4项铁道行业标准正式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安部《批准发布4项司法鉴定GA新标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民航局颁布全球首部航空集装器CT爆炸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两部门发布《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