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一向是家长非常重视和关心的问题,为严防“病从口入”,在给孩子挑选零食、制作饭菜时,家长们往往是费尽心思、不厌其烦。然而,大部分家长在对食品安全高度关注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每天穿的衣服,殊不知,病不但会从口入也会从体入,劣质服装同样会给孩子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全国多个省市工商部门曾经对儿童服装进行抽检,部分地区儿童服装不合格率甚至超过七成。而此前,国家质检总局也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9个省、直辖市进行了儿童服装抽查,结果是210家企业生产的210批次儿童及婴幼儿服装产品中有20批次不合格。
眼下春节临近,不少家长开始忙着为孩子置办新衣,在此特别提醒消费者,挑选童装有国标可依,购买时需留意吊牌上标注的安全类别。
市场现状1尴尬的新国标
作为强制标准实施已两年,但市场认知度仍低
为保护儿童身体健康,自2012年8月1日起,由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起草的修改版《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10)全面强制实施。与2003年公布的旧版标准相比,新国标中“婴幼儿服装”的范围扩大了。首先是“婴幼儿服装”适用的年龄范围从2周岁扩大到3周岁,而适用的身高尺码范围则从原先的80厘米提高到100厘米。
另外,新的国标还规定,产品标识牌上应标注产品执行标准,并按照GB18401—2010标准要求标明产品执行的安全技术类别。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分为A、B、C三类,其中3岁以内,尺码在100厘米以下的婴幼儿服装应符合A类要求,并且要在吊牌上标注“婴幼儿用品、GB18401—2010、A类”等字样。据了解,不同级别也意味着对一些有害物指标的限量完全不同,A级最严,如对甲醛的要求,A级的标准是20mg/公斤,B类是75mg/公斤,C类是300mg/公斤。
如今,新国标已实施两年多,但走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对其认知度并不高,销售人员也是一知半解,可以说是“买的盲目,卖的糊涂”。
市场现状2家长的“选择”
挑选全凭手感经验,或者信奉“买贵的准没错”
春节临近,各大商场、孕婴店、童装店纷纷推出名目繁多的优惠促销活动来抢占商机,不少家长也趁此机会给孩子选购新衣。家长给孩子选购衣服时最在意什么?又依据什么去选择,为一探究竟,记者随机采访了50位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材质、舒适度和款式是他们最在意的。当记者问到如何挑选?是否会看吊牌上标注的安全类别时?只有5位家长表示了解童装的安全级别,并按照这个标准选购,大部分家长对此全然不知,认为只要材质是全棉的就可以,通常是凭手感和经验挑选,还有少数几位家长则是认准名牌,认为买贵的准没错。
“我一般就给孩子买全棉的,穿着舒服,也吸汗。”1月3日上午,在河西区黑牛城道新业广场负一层童装销售区域内不少家长在给孩子选衣服,其中一家童装店内,正在给女儿挑选上衣的周蕊女士对记者说。话语间,周女士选中了一款印有小猪图案的粉色T恤,只见她一边用手摸着衣服,一边翻看吊牌:“嗯,挺柔软的,就来这件吧。”周女士说,每次给孩子买衣服,她都要看吊牌,主要看面料成分是不是全棉,然后再凭经验摸摸手感。而当记者问到,是否会注意吊牌上标注的A、B、C时,周女士一脸茫然:“什么ABC啊,没听说过。”
“孩子长得快,衣服没必要讲究这么多,我跟您说,奶粉、米粉、水果这些孩子吃的东西我都认可多花些钱买品质好一些的,但衣服我一般就在街边小店或外贸店里买,物美价廉,一直都穿着挺好的。”听记者提到劣质服装会给孩子埋下安全隐患时,正在南开区燕宇小区附近的一家童装店内给一岁多的儿子挑选内衣的刘红丽显得十分惊讶,她说,给孩子买衣服样子好看、摸着柔软、闻着没有刺激味道就行,拿不准就咨询店员,没考虑过那么多。
还有一些妈妈则倾向于选购大牌童装,尤其现在各商场都在搞活动,一向深爱大牌童装的妈妈绝不放过这样的良机,而那些平时觉着太贵、买了“肉疼”的家长,在选购新年服装时也舍得一掷千金。“我不懂看级别,但知道质量差的服装会刺激宝宝的皮肤,所以尽量到商场里买名牌的童装,我觉得一分钱一分货,贵的质量肯定有保障吧。”河西区乐天百货五楼童装专区内,一位4岁宝宝的妈妈张悦一边说着一边拿着挑好的服装给记者看:“这裙子打完折还1680元呢,这是法国品牌,用的都是进口面料,对皮肤一点伤害都没有,虽说是贵了些,但给孩子穿,安全最重要。”
市场现状3混乱的童装市场
无论是吊牌标注还是商家宣传,都在有意无意地规避国标
吊牌标注五花八门
日前,记者先后走访了大胡同批发市场、梅江第六田园商业广场一楼童装专区,以及河西区平山道、南开燕宇小区附近等地的童装店,走访中记者仔细查看衣服吊牌,发现吊牌上的标识就如同童装的款式一样,五花八门。
在一家婴童生活馆内,记者发现很多童装吊牌都没有A、B、C字样的安全类别标识,有的只印着“一等品”“合格品”“100%全棉”或者“婴幼儿用品”等,有些衣服的吊牌更是没有标注任何有效信息,全是英文、韩文。
还有些吊牌则是新旧国标混搭。记者看到一款适合儿童身高80厘米、标价120元草莓图案的小衬衣,吊牌上写着GB18401—2003字样,奇怪的是虽然其执行的是旧版标准,但后面还标注着“A类”“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还有些尺码是100厘米以下的童装,安全技术类别却标着GB18401—2010B,“我们卖的都是纯棉的,孩子穿一点问题都没有。”店内一店员表示,自己对童装安全类别要求并不清楚。
打擦边球规避国标
更有些精明的商家打起了擦边球,有意躲避100厘米这个标杆。按照新国标要求,0—3岁、尺寸在100厘米婴幼儿服装执行A类标准,但有些孩子长得快,也许两岁多就超过100厘米,还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买大一些的服装,商家就是看准了这一点,将年龄标注成适合2—4岁,安全技术标准为B类。还有一些店家则声称最小号就是105厘米,3岁孩子也可以穿。
网店成劣质童装集散地
此外,网店也是不合格童装的集散地。记者登录某购物网站搜索“婴幼儿服装”共有约3.35万件宝贝,一些品牌童装均有翔实的图片资料及检测报告显示其符合“GB18401—2010A类”的标准。但仍有不少网店在宣传页面中并未明确标出符合新国标的证据,当记者咨询客服其产品是否符合“GB18401—2010A类”标准时,其回答也含糊不清。记者发现,网店上的商家通常打着“外贸”“韩国进口”“全棉面料”的招牌吸引顾客,但却无法提供符合新国标标准的证明。记者随后翻看了评论,有买家称:“味道很大,不敢穿。”“跟描述的不一样。”等。
品牌童装标注也有问题
批发市场、路边小店、网店如此,品牌服装情况怎样?总体来说,商场内的品牌服装比小店情况好很多,都有吊牌和标签。吊牌上标有服装商标、中文厂名、厂址、商品名称、商品执行标准号、商品质量等级、安全技术类别等标识。标签上也有型号规格、纤维成分含量、洗涤方法等标识。但仔细查看发现,也有不达标、标注不正规的童装存在,在河西区银河国际购物中心负一层的一家童装店记者看到,一款标注尺码100厘米的童装在安全类别一栏赫然写着“B类”。对此,该店解释称:“品牌服装质量肯定没问题,A类、B类不必太在意。”此外,记者在一些品牌童装店内还看到大部分童装虽然标注了“A类”“婴幼儿用品”等字样,但执行标准只写了GB18401,并未标注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