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9岁女孩玲玲近日在郑州一家培训学校戒网瘾,在被教官“加训”两个小时之后死亡,另一名14岁女孩也因加训受伤。此事再度引起人们对戒网瘾机构的高度关注,而诸如这样的悲剧已经不止一次发生,在媒体报道的多例类似案件中,戒网瘾机构9成涉及体罚,导致多名学生死亡。
不可否认,在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打着各类旗号应运而生的“戒网瘾学校”,必然有它存在的市场需求。但是,什么是网瘾,通过教育或是治疗达到什么效果,才算是戒除网瘾,应该在国家层面有一个统一标准。但遗憾的是,现实不仅没有这样一套由国家制定的网瘾认定标准和戒除网瘾要达到的明确“界线”,更没有任何规范的教育规章可循,所有的这些戒网瘾学校、机构也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法定审批,形成了“资质乱团队乱手段乱”等多重乱象。
对于这些戒网瘾教学机构,并没有任何规范标准甚至统一教学大纲,戒网瘾机构职能凭经验甚至“想象力”来帮助学生戒除网瘾。2013年,文化部、教育部等15个部门联合发布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成瘾综合防治工程工作方案》中也明确提出,“目前我国尚无符合国情的网瘾诊断测评量表的现状,要调动研究机构、精神卫生机构各方的力量,研制本土化的网瘾诊断测评系统”。
戒网瘾机构的乱象已非一日,乱象之中存在的“精华与糟粕”也已经呈现出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做的是如何去除糟粕,保留精华,尽快制定出统一的政府标准,对各类戒网瘾机构进行规范,实现由“大乱”到“大治”。
而且我们还应该想到,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时代的发展,必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新的“烦恼”,现在出现的是“网瘾”或“手机控”,不排除还会出现某种新生事物让一部分青少年对其产生高度精神依赖,总而言之,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从戒网瘾机构这种乱象中借鉴足够的经验,在发现某种“致瘾”苗头时,能够“与时俱进”甚至“超前思维”,减少这种“发展烦恼”所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危害,让社会始终文明、健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