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据媒体报道,现行2万多项国标中,超过1.3万项"超龄服役",他们的标龄全部超过5年。而新修订的速冻食品新国标和乳品新国标也遭遇了"开倒车"、"遭绑架"等质疑。国标,你肿么了? 中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 5日,记者从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查询发现,2006年以前实施的国标多达13369项。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院长熊勇说,按照国标"5年复审期"的界定,这无疑意味着,现行2万多条国标中近半数正在超龄服役。 我国国家标准有效期5年 47.7%超期服役 标龄,又称标准的有效期,指的是自标准实施之日起,至标准复审重新确认、修订或废止的时间。我国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规定国家标准实施5年,要进行复审,即国标有效期一般为5年。 查询同时显示,2001年以前实施的、标龄超过10年的国标达到7374项,1991年以前实施的、标龄超过20年的国标达2319项。截至目前,我国国家标准总数达到28013项。这意味着,现行国标中,47.7%的国标标龄超过5年,正在"超龄服役"。26.3%的国标标龄超过10年,8.2%的国标更已是标龄超过20年的"耄耋"老者。 "标龄超过5年的国标一般应进行复审,作出修订、继续有效或废止的处理意见",熊勇指出。 以目前进度修订需耗时10年 而数量如此巨大的"超龄"国标到底要花多长时间完成修订? "一般来说,国标的制修订需要一年以上甚至更长的时间",熊勇分析。按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2010年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该批制修订计划共涉及2385项国标,其中修订国标1101项。以此进度计算,即便不考虑新制订的国标正在不断"老迈",仅对现行的13369项标龄5年以上的国标启动修订,恐怕需要耗时10年。 为何超期现象如此严重 没动力 国标实施效果缺少评价 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熊勇院长:一直以来,我国的国标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制订、轻修订"的情况。修订国标肯定需要首先评价国标的实施效果。但到目前为止,各级标准化主管部门对包括国标在内的标准实施效果基本没有开展评价。这是国标修订工作难以推动的最本质原因。 另一方面,修订标准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甚至可能大于制订,因为它还涉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价。但对于起草、修订单位来说,修订国标收获的社会效益并不如制订国标那么显著。这直接导致修订的动力不足。 没经费 绝大部分投入需要自担 熊勇:国标修订的经费严重不足。国家标准属科技成果,具有很显著的公益性,也需要一定的研究成本核算。我国各级财政对负责国标、地方标准等的起草单位有一定的补助经费,但在国标、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中,财政补贴远远不足,且多为事后补贴。以广东为例,相关规定明确,标准修订发布后,起草单位可以申请相关项目补贴,但绝大部分投入需要自担。 没依据 《标准化法》本身已"过时" 熊勇:我国的《标准化法》在1989年4月1日正式实施,提上修订议事日程也已经有很多年。一直以来,国标委都在对《标准化法》提出修正草案,但由于诸多原因修正草案一直未能进入正式的立法项目。我国法律渊源没有"标准"一说,因此包括国标在内的相关标准的法律效力来源于《标准化法》,但上世纪80年代的《标准化法》和相关标准规范主要规划当时工农业生产中的技术要求,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经济发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