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爆出生鲜乳国标在关键时刻"一夜翻盘",两项关键性指标修改。这个标准曾被质疑为"倒退20年"。食品安全标准深陷拉锯战。(12月6日《新京报》[微博])。 所谓"拉锯战",就是关于修订食品安全标准,有两种意见(或势力)在较量。这本来属于正常现象,积极的结果应该是,通过辨析和评估,让食品安全标准更加"标准",也即让食品更安全。那么,这个标准的高低,必然是食品安全底线以上的精益求精,而不是为了某些与食品安全无关的利益,作出安全底线的退让--因为,这是关于食品安全的标准,并非促进企业发展的措施。如果基于这种理念,食品安全标准应该为谁"量身定做"就勿庸置疑了,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关乎每个人的生命健康,当然应该为消费者"量身定做"。 然而,这场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拉锯战"却是食品安全标准和企业利益的较量,专家称国标需考虑国情和行业因素。事实上,食品安全标准制订过程中,已经出现被企业绑架的倾向。 卫生部监督局食品安全标准处处长张旭东回应乳品标准被企业绑架时说:"如果企业参与就等于绑架,这种话太幼稚了。"确实如此,标准是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标准相关的企业,在实践经验方面最有发言权。这一切都是为了把食品安全标准做的更完善,更符合安全标准。但是,目前这场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拉锯战"中,两项关键性指标在关键时刻被"一夜翻盘",标准被质疑为"倒退20年"。而有关人士对此的解释,进一步道出了"倒退"的原因,让人不得不认为,在食品安全标准制订过程中,明显倾向于"行业因素"。 记者采访到的参与标准制订的专家都认为,"标准出来不能毁掉一个产业"。如何来理解这句话?是因为标准过高而让相关产业无法达标,还是这些产业一直在做标准以下的产品?而事实上,"一夜翻盘"后的标准,竟然比1986年定的标准还要低。如此说来,此番制定的"新标准",并不是为了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质量,而是给不能达标的产业定制 "合体"新装。那么,这场关于食品安全标准的"拉锯战",还有多少关于食品安全的分成?每个公民的生命健康与产业的生存孰轻孰重就昭然若揭了。笔者不禁想问,一种连公民的生命健康都无法保障的产业,还有什么存在意义? 但专家不是这样认为的,有专家把涉及到食品安全标准的利益较量,引申到房地产市场。有位匿名的专家说,"健康是需要有承受的,不是100%的零风险。"消费者肯定希望越严越好,"但就像降房价一样,老百姓的期望和国家的承受能力总是有区别的。"这就是所谓的"国标需考虑国情和行业因素"中的"国情"么?难道老百姓应该像忍受高房价之痛一样,继续面临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那么,这究竟是在讨论食品安全标准,还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不断的情势下,用降低标准的手段让不合格的产品"达标"?更有甚者,有专家指出"在有的吃的情况下再谈安全",言下之意,有的吃已经不错了,还奢谈什么安不安全。那么,这些专家是在研究食品安全标准,还是在解决食品供应问题,抑或企业生存问题?这足以让期待着食品安全标准保障生命健康的老百姓绝望到极点。 相关标准链接: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总则《GB 4789.1-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 26687-20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GB/T 22000-200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GB 5009.24-2010》其标准规定了牛乳及其制品、奶油及新鲜猪组织(肝、肾、血及瘦肉)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牛乳及其制品、奶油及新鲜猪组织(肝、肾、血及瘦肉)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