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但是,总体上讲,水平仍偏低。”在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标准化协会主办的石油化工企业标准化与提升核心竞争力论坛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专务孟全生如是说。 数据显示,截止到2008年9月底,化工行业共有现行标准4493项。其中,国家标准2047项,分别为强制性标准295项、推荐性标准1750项、标准样品2项;行业标准2446项,分别为强制性标准359项、推荐性标准2087项。 据统计,化工产品标准约占全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总量10%以上,有关化工产品的国际标准(ISO)也占其总量的10%以上。到目前为止,化工国家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412项,占整个化工国家标准的69%;化工行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国家标准905项,占整个化工行业标准的37%。 虽然化工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会专家表示,化工行业标准化工作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标准的适用性比较差,针对安全、环保、节能、人体健康和规范市场方面的标准还不多。目标标准仍是以产品标准为主,管理型、贸易型标准比较少;标准的结构较单一,产品标准中仍以主含量为主,规定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的比较少。 二是标准水平不高。由于国家标准经费严重不足,加上企业对综合类、基础类标准不感兴趣,缺乏支持力度,使得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工作无法开展;标准的技术内容得不到技术更新,采标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三是标准的制修订周期还较长,与市场需求有一些脱节。现有的标准平均标龄超过5年,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制修订标准的平均周期为3年,满足市场需求的标准不能及时制定。 四是标准化人才匮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能够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寥寥无几。 五是化工企业标准化工作比较薄弱。近年来,发达国家通过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许可化等方式,给我国企业增设了新的贸易壁垒———标准壁垒。在各种贸易壁垒中,标准壁垒正成为发达国家压制技术不发达国家以及获取垄断超额利润最有效的手段。我国企业由于缺乏核心专利技术以及标准战略意识,对标准战略所蕴含的竞争力认识明显不足而被隔离在“标准战”的游戏规则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