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5月30日消息:中国拟出台文物出境限制的新标准,将已经执行了将近50年的旧标准中的1795年(乾隆60年)的限制改为1911年,也就是说,凡是1911年以前的文物均不得出境,文物出境限制标准有望推后116年。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5月29日介绍,该标准已经制定完毕,经过文化部审批后即可公布。
1795年标准已执行近50年
计划出台的新标准将禁止出境文物的年限确定在1911年(即清代宣统三年辛亥革命),这之前的文物都将被禁止出境。此外,一些1949年以前的重要文物也不能出境,如一些工艺大师制作的珍品。
同时,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文物的保护,新标准规定,少数民族地区禁止出境文物的年限被划定在1966年以前。
我国并不限制文物进境,但是对文物出境实行严格的限制,并且实行文物出境许可和申报制度。《文物保护法》第六十条规定,“除依照本法规定出境展览或者因特殊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出境的以外,国有文物、非国有文物中的珍贵文物和国家规定禁止出境的其他文物,不得出境。”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将历史上各时代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代表性实物等可移动文物,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其中珍贵文物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三级文物。
此外,所有文物又分为禁止出境和限制出境文物两类。
禁止出境文物包括珍贵文物;有损国家荣誉、有碍民族团结、易引起边界争端,在政治上有不良影响的文物;公元1795年(乾隆60年)以前的文物,业内又称“线上文物”。限制出境文物则指一般文物,即公元1795年(乾隆60年)以后的文物,业内又称“线下文物”。
将给拍卖市场带来影响
由于国内拍卖市场的繁荣,出境文物设限的变化预计会给拍卖市场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文物保护法》和《拍卖法》的规定,拍卖公司在展示拍品时必须事先说明是否允许出境,并按规定在拍卖图录上标明禁止出境的文物拍品。
北京诚轩拍卖公司负责人欧阳朝霞介绍,许多从海外回流的文物年代都在1795年(乾隆60年)以前,但由于具有文物部门在其进境时钤印的火漆标志和同时开具《文物出境许可证》,可以不受限制标准的影响。所以,新标准不会对拍卖市场造成太大的影响,国内买家交易不受影响,只是一些来自海外的买家购买拍卖品时需要更多的考虑。
■相关新闻
大足石刻违法经营被通报
国家文物局称今年将专项督察文保单位地带违法建设
国家文物局5月29日通报了2006年度行政执法专项督察的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四起重点督办案件的进展情况。
这四起案件分别为,安徽省宣城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教寺双塔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事件,重庆市大足县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足石刻被作为资产交某企业经营违法事件,河南省博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王庙大殿后院珍贵碑刻文物遭严重破坏违法事件,内蒙古自治区库伦旗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库伦三寺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事件。文物局表示,以上四起案件目前均有了初步处理结果或得到纠正。
国家文物局今年将继续开展文物行政执法专项督察。本年度督察的内容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依法保护情况、文保单位和博物馆的安全保卫情况、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违法建设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