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要“保死”但更要“保生”,今后重疾险这一险种有望在投保人最需要的时候真正发挥其“救命钱”的作用。近日震荡保险界达一年之久的首个行业规范性操作指南———《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终于撩开其神秘面纱。《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和规范,并划定了其保障范围必须包含的6种“核心疾病”。
6种“核心疾病”必保
据悉,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制定出台的《规范》目前已下达给相关保险公司。《规范》对重疾险产品中最常见的25种疾病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和规范,要求今年8月1日后,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期间主要为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阶段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必须符合《规范》,而《规范》生效前已经签订的重大疾病保险合同(俗称“老保单”),保险公司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规范》同时明确要求今后主要面向成人投保的以“重大疾病保险”命名的保险产品,必须包括这25种疾病中发生几率最高的6种疾病。这6种疾病分别是: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冠状动脉搭桥术、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终末期肾病。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各类重疾险保险的病种从10多种到30多种不等,各有各的理赔标准。部分公司为了病种看起来多一些,甚至将一些投保人不可能得的病种加入凑数,也有一些保险公司将重疾险和终身寿险打包售卖。但另一方面,真正得了重疾,重疾险反而不赔付的例子却很多,不少病种要到了病情晚期才能获得赔付,从而给不少消费者留下“重疾险保死不保生”的印象。而此次《规范》出台后,届时各家公司的重疾险产品都将比照《规范》进行修订。
“《规范》出台意义重大,一方面保护了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消费者比较和选购重疾险产品。”有保险人士评价指出。
新老保单过渡成隐忧
不过,也有保险业人士对重疾险定义实施后面临问题表示担忧。
“比如,重疾险定义对某些疾病的定义更宽泛了,可能会影响到该重大疾病的理赔金额。”一位保险人士指出,保障范围的扩大很可能导致产品价格的上升。如何寻找保障范围和价格之间的平衡点是关键。
另外,眼看“保死不保生”将被监管部门扼杀,一批被保险人却怎么也乐不起来,最担心的莫过于拥有老重疾险保单的保户们,“新老接替难免青黄不接,我们万一在这个当口上发生理赔该怎么办?保险公司不会趁乱惜赔、不赔吧?”
据了解,对于重疾险定义统一之前购买的保单是否适用新定义,目前保监会还未对这一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但已有保险公司表示,如果某疾病定义宽泛,那么老保单就按照新定义进行赔付;如果某疾病原来的定义更宽泛,那么仍然沿用原有保单规定。不过,更多保险公司则认为老保单已经是生效的合同,并不可能因此而改签为新合同。但如果老客户在理赔过程中产生了纠纷,将参照新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