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将重在优化结构,并开始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发电机制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市场对发电机产品在大容量、高效低耗、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将日益提高。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电站业主已将电站建设转向国际招标,在新的形势下,未来市场的竞争将逐步升级为标准的竞争,使得采用国际标准成为占有市场的最基本条件。
正是发展好时机
中电联统计数据表明,截止到2006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62200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其中水电达到1287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20.67%,同比增长9.5%;火电达到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7.82%,同比增长23.7%。
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将向优化电源结构趋势发展,即优先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而对煤电则“立足优化结构、节约资源、重视环保、提高技术经济水平”。
未来一个时期,可再生和新能源发电设备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一批大中型抽水蓄能电站兴建,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需逐步建立我国自主的大中型抽水蓄能机组的设计制造技术体系。抽水蓄能发电机组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将促进我国发电设备产业结构调整。为更好地综合利用水力资源,满足电网调峰谷的运行要求,目前我国经过从国外购买产品到引进技术,已逐步实现了自主化生产。尤其是自主创新与采用国际标准相结合,大幅提升了发电设备产品制造能力。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