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一项关于促进野生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可持续管理与贸易的新标准,日前在德国纽伦堡颁布。该标准的出台将有助于保证用于医药和化妆品的植物不被过度利用。
此项新标准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药用植物专家组编制。据该专家组报告,全球大约有1.5万种药用和芳香植物处于濒危状态,占全球所有药用和芳香植物的21%。
全球每年的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贸易量为40多万吨,其中超过80%的植物采自野外,涉及7万种植物,由于过度采集或其栖息地遭到破坏,其中许多濒临灭绝。例如,印度有319种药用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受威胁物种。
在东欧,过度采集野生药用植物“雉眼”或所谓的“春天的阿多尼斯”作为强心剂的原料,导致这种植物在整个分布区数量急剧下降。目前在许多国家,这种植物已被禁止采集。
在美国,大量野生美国人参和白毛茛被采挖。虽然美国目前已能人工生产美国人参,但仍然存在采挖野生人参现象。现在,这些植物的贸易已有严格规范,两者均被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植物,必须通过审批才能进行贸易。每年大约有90%的美国人参出口东亚。而美国所进口的各种药用植物达成千上万吨,支撑着其价值30亿美元的市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保护委员会药用植物专家组在与植物专家和药用植物企业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后,起草了该国际野生草药和芳香植物采挖标准(ISSC-MAP)。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