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通海县通过制定《通海曲陀关甜白酒》地方标准,使著名的通海曲陀关甜白酒产业得到了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成为当地新农村建设的聚财之源,山区农民的脱困增收之本。
通海曲陀关酿制甜白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工艺简单易学,许多寻常人家都能酿制,并且几十年前就开始被贩卖到各地市场,一直是通海县为外人所熟悉的重要特产。不过多年来,甜白酒一直处于个体加工零买零卖的状态,无法形成规模。直到1995年至2005年的10年间,曲陀关甜白酒才真正有了大发展,逐渐培育出了成熟稳定的消费市场。目前,甜白酒作为规模化生产的商品进入市场,全国也还只有通海一地,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前景看好。曲陀关现已有甜白酒生产厂商28家,从业人员160多人,年共加工、销售甜白酒2000多吨,销售收入上千万元。
然而,作为一种普通农民家庭都能自制的食品,曲陀关甜白酒一直没有相关的质量标准,随着市场的繁荣,各种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是假冒曲陀关之名的甜白酒充斥在市场中,严重影响了正宗曲陀关甜白酒的声誉和甜白酒产业的长远发展。2006年4月,为了保护好曲陀关甜白酒这个乡土品牌,通海县成立了曲陀关甜白酒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河西镇及部分厂家参与,共同组成了甜白酒地方标准的起草小组,草拟了《通海曲陀关甜白酒》地方标准,对甜白酒的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都作出了具体的规定。经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专家组的技术审查,这个标准顺利通过了验收,中国第一个甜白酒的产品标准在通海诞生了。
有了标准,曲陀关甜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更加规范,正宗的甜白酒产品有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参与到甜白酒产业中的企业和农民越来越多。不少农民自己投资建企业,或到酿造企业工作,把自家多年酿甜白酒的经验发扬光大,农民赚了钱,而曲陀关甜白酒的发展也迎来了新一轮的热潮。
通海县委、县政府还对甜白酒产业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今后将引导经营户到规划区去生产、经营,所有的店铺统一建设,所有的产品统一包装;对生产户进行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努力把通海打造成云南的“甜白酒之乡”。同时,依托规划区,把曲陀关建成一个特色小商品交易中心,以带动全县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