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6月1日起对玩具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尽快与国际接轨
|
|
|
作者: 中国质量报 更新时间:2007-04-12 评论: 0 条 |
|
从今年6月1日起,市场上的玩具产品将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简称3C认证)。按照规定,玩具经营者如果仍出售无3C认证标志的玩具,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近年来,我国玩具业飞速发展,年产值达1000多亿元人民币,已成为玩具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拥有生产企业8000多家,产品超过3万种,从业人员300多万人。
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玩具出口国,玩具行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全球70%以上的玩具来自中国,玩具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是美国和欧盟。例如,中国玩具占美国进口玩具的65%,占澳大利亚的80%,占意大利的40%。
“中国制造”玩具虽在欧美市场上所占份额较大,但主要是依靠低价优势。从玩具安全和质量方面来讲,普遍存在着玩具产品质量不高和安全标准低的现象。
从国家质检总局历年来组织的玩具市场国家监督抽查中可以看出,我国玩具产品的质量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玩具质量良莠不齐,一些劣质玩具导致儿童受到伤害的案例也时有发生。
目前,由于玩具生产企业杂、乱、多,且又多以乡镇企业为主,管理难度大,使得部分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对儿童的安全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据业内人士介绍,除了常规的安全性能外,国内生产的一些玩具产品还普遍存在着做工不够精细、产品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不合格品率高等质量问题。
例如,一些不法厂商在制造聚氯乙烯玩具时,常加入使聚氯乙烯柔软的增塑剂和防止老化的稳定剂等化学物质,其中稳定剂又大多采用铅的化合物;而聚氯乙烯老化后还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氯化氢气体,如果孩子经常将含有聚氯乙烯的玩具放在口中吮吸,这些有害物质就会被摄入体内。
而且, 绝大部分的电子和电动产品包括遥控玩具、玩具对讲机等电子玩具,在使用中会发现电磁波,而电磁波有可能对附近使用的设备带来干扰或一些有害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对玩具安全提出了许多新的标准、新的要求,除原有的EN50088电动玩具检测标准、EN71安全标准、ASTM F963安全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2002年4月发布的ISO8124安全标准外,一些发达国家还提出对玩具实施电磁兼容检测的要求。SA8000标准(社会道德标准)和工厂安全生产已成为世界玩具贸易的主要技术壁垒。
2004年10月1日,中国《国家玩具技术安全规范》的正式实施,目的是规范我国的玩具制造业,使中国玩具的安全标准与世界接轨。
同时,为切实保证玩具产品的安全卫生,保障儿童生命健康安全,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自2006年3月1日起,对童车类、电玩具类、塑胶玩具类、弹射玩具类、娃娃类和金属类玩具等6大类玩具产品实施3C认证。自2007年6月1日起,上述产品没有获得指定认证机构颁发的认证证书,没有按规定实施认证标志,一律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3C属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是国际通行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目的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安全,保护环境及公共安全。目前,我国已对23大类、162种产品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
让玩具业颇感压力的是,我国玩具业不仅面临3C认证门槛的考验,一些出口企业还需应对欧美不断变化的各类技术壁垒。
今年1月16日,欧盟限制玩具产品中使用邻苯二甲酸盐的新法规正式实施,它使1999年以来实行的暂行规定变成正式法规。该新法规限制在儿童玩具中使用包括邻苯二甲酸盐在内的6种成分,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1%,否则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由于我国目前对产品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含量没有明确规定,该物质在我国塑料玩具产品中普遍使用,而使用代用品将使成本增加4倍多,因此,该法规将直接影响我国玩具出口。
对此,专家指出,中国玩具生产企业必须从玩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科学的生产质量保证体系,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最终检验等环节,确保玩具生产的安全可靠。而且必须学习掌握国际上通用的玩具安全标准,按国际市场要求开发、设计和组织生产。同时,有步骤、有秩序地对玩具产品实施3C强制性认证,符合我国的玩具业行情,对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提升我国玩具产品的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