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MP3频陷“质量门”,一边是MP4行业标准面临难产——
国内数码产业能否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主流品牌厂商应该看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暑假已至,这本该是数码产品的销售旺季,多家MP3厂商却在此时笑得有点尴尬。一个多月前,国家信息产业部公布了对32家企业生产的32种MP3播放器的抽查结果:合格仅11家,合格率为34.4%。遗憾的是,不合格者均为国产厂商,而且不乏长虹佳华、清华紫光、优百特、中恒等口碑较好的品牌。
受到此次“质量门”事件影响最大的无非是“上榜”的不合格厂商,但客观反映出的是国产MP3产品普遍较低的竞争水平。包括众多MP3、MP4品牌在内的数码产品厂商,尤其是主流品牌,是该照照镜子,找出“不合格”的症结所在,并对这几近饱和的产业进行一番重新审视。
乱相背后
国产MP3产品遭遇“质量门”,已不是第一次了。以上海市场为例,去年5月对本市生产和销售的MP3播放器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质量抽查显示,有83%的产品都存在质量问题,明基、纽曼等知名品牌赫然在列;同年7月,上海市质监局再次披露,400元以下的低价MP3占质量申诉总量80%,最大顽症为MP3容量缩水。今年春节过后,中国MP3产品又在国际大展上被查扣。
从培育期到成熟期,再进入良莠不齐的纷争期,这难道是我国一个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在MP3初探市场时,容量仅为32MB、64MB的国外品牌MP3可以卖到近2000元。而现在,市面上1G的国产MP3百余元就能买到。几年之内,国内中小电子生产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而蜂拥而上,陷入了低价低质的泥潭。一位业内人士直言:现在MP3行业入门门槛极低,整个市场鱼龙混杂。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就以“作坊”形式进行组装生产,或者以游击方式“打一枪换个地方”,最终导致整个行业水平每况愈下。在这些杂牌军中,产品虚标、假标等现象也司空见惯。MP3的内部构造是由解码芯片、控制芯片、闪存芯片和电路板四大部分组成,一些入门门槛较低的企业就直接进入最后的贴牌组装阶段,更有甚者索性仿造国外品牌的产品外形造假。
虽然利益的驱使催生着投机行为,但厂商终究逃不过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律。据悉,2003年以前,中国MP3厂商超过千家,到2006年,这一数量就骤减到几百家。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抽查的MP3企业在行业中都是比较领先的,更多的MP3杂牌军并不在此列,如果把这些MP3企业也算入,产品合格率无疑会更低。
标准难产
一个多月以来,部分受到“质量门”事件牵连的MP3企业纷纷通过媒体表示“清白”。长虹佳华称,其抽检产品中,部分批次产品出现标识不符合,而非该型号所有产品;珠海市魅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称,该公司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均有相应政府机关检测后出示的合格证书,对信产部的抽查结果“不能理解”。
被标上“不合格”烙印的企业还“底气十足”,这并非没道理。它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各企业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来生产MP3,尽管能出具公司产品在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合格证书,但仍然可能过不了不同标准程序的“抽检关”。于是,多家业内品牌再次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相关行业标准。
类似的呼吁,我们并不陌生。MP4(个人便携式多媒体播录放机)进入我国3年多,其发展之路与MP3极为相似。业内人士指出,由于MP3后期的利润空间被打压到极限,制造商就急功近利生产伪MP4(仅带视频的MP3),这严重扰乱了正品MP4的市场秩序及产业的健康发展。早在2005年10月28日深圳举行的“个人便携式多媒体播录放机(MP4)技术与市场研讨会暨配套产品展示会”上,爱可视、海信、康佳等数十家主流MP4厂商组成联盟,共同推进MP4行业标准的制定。2006年5月,信产部科技司应市场需要在北京召开“便携式多媒体标准化研讨会”,并邀请信产部移动存储器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等多方和部分知名企业就MP4标准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然而,此后关于标准的制定始终雷声大雨点小。如今到了2007年7月,仍然难觅标准出台的下文。
2005年,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曾向信产部提交过制定MP3行业标准的申请,而该协会副秘书长郑鹤龄在最近接受媒体采访时却表示,由于MP3与MP4的界线模糊,协会现在已经不负责此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则说,MP4行业标准可能流产,因为没有一个组织来牵头做这件事。
设置门槛
MP3和MP4的行业标准缘何难产?业内人士分析,一些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厂商只从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标准,甚至想利用对自己有利的行业标准来打击竞争对手。还有的厂商意在标榜其“行业领头人”地位,而对行业发展并不在乎。
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数码产品行业中的主流品牌,应该明白“水落石出”和“水涨船高”的道理。作为占据全球MP4最大市场份额的领袖企业,爱可视亚洲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亚玲女士曾公开说:“我们欢迎更多的企业进入MP4市场,一同将行业做大。可是,我们也希望进入的门槛能够更高点,尽可能避免恶性竞争、以次充好现象的出现。因此,我们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MP4产品的技术标准,使MP4行业沿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无论对MP3还是MP4,或是其他数码产品,标准的出台实施总会促进行业发展,但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市场过分依赖它。毕竟,标准是一种规则与技术参数,是厂商应当遵守的规则与参数,其对于规范市场有序发展的作用并不大。而且在标准制定以后,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和众多厂商相互配合以及行业自律。从消费者角度而言,行业标准的推动也离不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变。虽然价格是购买商品的重要考量因素,但谁都不乐意自己的MP3被冠上“不合格”之名。反过来,标准会使产品更加透明化,促使消费者理性消费。
不可忽略的是,此次抽检中,国外品牌一一过关,这与它们对质量和服务的重视不无关系。国内行业更亟待精品的出现,毕竟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作用有时大过于政策和行业标准。用某品牌多媒体产品业内人士的话来说:品牌厂商有责任通过自己的产品策略和营销手段给市场造成足够的压力,通过提高产品技术门槛,对产品、用户和行业负责。
MP3和MP4的数码产品产业能否拥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主流品牌厂商应该看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