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技术壁垒风暴已经向中国轮胎企业袭来。美国及欧洲相继执行新的轮胎准入标准,新标准的一些规定大大提高了中国轮胎企业的出口门槛。预计,受准入标准提高影响,中国轮胎出口量会相应减少,出口轮胎的生产成本将大大提高。
自2007年6月1日,美国执行《FMVSS139轮胎测试标准》(下称“新标准”),与此前实行的《FMVSS119轮胎测试标准》相比。新标准调高了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新标准提高了安全参数值。如汽车轮胎在低气压状态下进行的高速试验速度变为每小时140千米、150千米、160千米,此前为每小时121千米、129千米、137千米。耐久性试验里程升至4080千米,较此前增加1.5倍。其二,提高了轮胎脱圈、老化、透气性及道路危险性试验等方面的要求。
美国的新标准更着重于提高轮胎性能,与之相比,欧洲标准对于中国轮胎企业的成本影响更大。
6月1日,欧盟REACH法令正式实施。REACH法令是一个化学品法案,但它也影响到含有化学物质的轮胎。该法案对于汽车以及轮胎等含有的化学物质进行明确规定:制成品中某种化学物质的年释放量超过1吨,该化学物质就应注册。如其中含有欧盟化学品局危险品名单中物质的含量每年超过1吨,且其含量超过制成品重量的0.1%,就要告知化学品局。
“最令中国轮胎企业头痛的不是该规定,而是其认定标准。”轮胎业人士表示,达到这些标准就意味着企业要多付出两元钱成本,即提高生产成本,还要新增巨额检测费用。
据悉,REACH法案判定化学品安全性的原则是“一种化学物质,在尚未证明其是否存在危险之前,它就是不安全的”。因此,中国轮胎出口企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出口企业的责任加大,生产者必须自己提出无害证据,而不是欧盟政府和相关管理机构确认是否有害,提供证据所需的检测费用由企业承担。二是未能按期纳入该管理系统的产品不能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如通过检查,则要面对注册年限明确(5年)、检测费用昂贵的问题。据欧盟估算,每一种化学物质的基本检测费约8.5 万欧元,每一种新物质的检测费约57万欧元。
欧美是中国轮胎企业最主要的出口市场,而中国轮胎畅销的最重要条件就是高性价比。如果要达到其新标准,中国轮胎企业必须改变原材料、改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成本,这对我国轮胎出口将造成较大的影响。
中国橡胶协会轮胎分会工作人员指出:“这些更加严格的标准实施,对大公司影响不大,因为其技术储备比较强,因此能迅速对新标准作出反应。但国内一些规模小、研发能力低的轮胎公司可能受较大冲击,有可能会无奈地退出部分欧美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