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青年农民定向培养规范 |
 |
标准编号:DB32/T 4946-2024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0.0 元 |
客户评分:     |
|
立即购买工即可享受本标准状态变更提醒服务! |
|
|
|
|
|
本文件规定了高素质青年农民定向培养的培养目标、准备工作、招生对象、招生方式、管理方式、培养方式、评价方式、就业方式和退出机制。
本文件适用于涉农高等院校开展的专科及本科层次高素质青年农民全日制定向培养。
本文件不适用于函授和非全日制培训。 |
|
|
|
英文名称: |
Specification of directional cultivating for high quality young farmers |
中标分类: |
综合>>经济、文化>>A18教育、学位、学衔 |
ICS分类: |
社会学、 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和管理、行政、运输>>03.180教育 |
发布部门: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
2024-12-27 |
实施日期: |
2025-01-27
|
提出单位: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
归口单位: |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
起草单位: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太仓市农业农村局、昆山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吴江区农业农村局 |
起草人: |
马国胜、苏士利、陈娟、尹原森、何钢、王卉卉、袁旭、顾豫蓉、施赞红、王艳玲、黄心怡、胡海蓉、朱倩、常笑、姜伟、万舒婷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
|
|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江苏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太仓市农业农村局、昆山市农业农村局、苏州市吴江区农业农村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国胜、苏士利、陈娟、尹原森、何钢、王卉卉、袁旭、顾豫蓉、施赞红、王艳玲、黄心怡、胡海蓉、朱倩、常笑、姜伟、万舒婷。 |
|
|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培养目标 2
5 准备工作 2
5.1 确定招生计划 2
5.2 确定培养方案 2
5.3 确定委托培养协议书 2
5.4 发布招录文件 2
5.5 发布招生信息 2
6 招生对象 2
6.1 基本条件 2
6.2 禁止报考条件 3
6.3 取消报名资格条件 3
7 招生方式 3
7.1 选拔性招生考试 3
7.2 定向选拔范围 3
7.3 签订协议 3
7.4 报考及录取流程 3
8 管理方式 3
8.1 基本原则 3
8.2 入学管理 3
8.3 学籍管理 3
8.4 学生管理 4
8.5 教学管理 4
9 培养方式 4
9.1 基本原则 4
9.2 课程体系 4
9.3 专业实践比例 5
9.4 教学模式 5
9.5 教材选用与建设 5
9.6 教学方法 5
9.7 教学条件 5
9.8 师资条件 5
10 评价方式5
10.1 基本原则 5
10.2 人才质量评定方案 6
10.3 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6
11 就业方式6
11.1 定向就业 6
11.2 考核聘用 7
12 退出机制7
12.1 考核退出 7
12.2 违约退出 7
12.3 其他退出 7
12.4 补助费用退还 7
附录 A(资料性) “定向培养、农学融合”培养模式 8
附录 B(资料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方案示例 11
附录 C(资料性) 高素质青年农民人才质量评定方案示例 12
参考文献 1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