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事关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从种植、批发到零售,每个环节容不得半点马虎。8月1日起,新版《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正式实施,因农残限量指标更严苛、覆盖范围更广,而被称为“最严农药残留国标”。
8月20日,南昌市多家集贸市场、批发市场“新国标”在农产品流通环节还未完全“落地”,但政府部门对农产品生产及流通检查已经按新标准执行。
生鲜市场:还在用老方法抽检
早上8点不到,红谷滩新区红岭生鲜综合市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喧嚣。作为市场唯一的检测员,徐燕妹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的工作就是对市场内的蔬菜进行农药残留抽检。对于已经实行20天的“新国标”,她并不知情,“每天还是用老办法在做。”
红岭生鲜综合市场内共有40多个生鲜摊点,徐燕妹每天要在这些摊点中随机挑选出15个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将结果在市场内进行公示。
徐燕妹告诉记者,因为用的是农药速测卡,所以检测流程并不复杂。目前,农贸市场的检测按照的还是老办法,如速测卡显示蓝色,证明这种蔬菜农残不超标,如果是白色则农残超标,即只能检测出产品是否超标,但无法查出超标多少。
在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记录台账本上,详细地记录着每天抽检的品种、摊位和检测结果。记者随机查阅了8月1日至18日的检测结果,发现各样品均为合格。徐燕妹说,今年至今只发现一个样品抽检时存在农残超标,当即就要求摊主将该品种的蔬菜全部退市。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青山湖生鲜市场等多个农贸市场,发现各市场每天都会对生鲜农产品进行农残抽检,但用的都是老办法。而对于“新国标”,各家市场的检测员均表示,“没接到相关通知,也没有听说过。”
批发市场:快检符合流通环节实情
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南昌市最大的“菜篮子”,目前每天的交易量约600万公斤,全市约九成的蔬菜出自这里。每一车运抵市场的农产品,都可能被进行农药残留抽检,以保障市民的餐桌安全。
深圳海吉星农产品检测科技中心南昌分中心主任张仕甲说,中心每天在该批发市场抽检的蔬菜样品达到240个批次,抽检率达70%以上。目前的检测方法,仍然以快速检测为主,定量检测为辅,这符合蔬菜流通环节的特点。
“一车蔬菜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交易,而定量检测将样品送到第三方机构,最快也需要三天才能出结果。”张仕甲说,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流通效率非常高,如果要等到定量结果出来后才能进行交易,“黄花菜都凉了”。而快速检测方法半小时就能出结果,一旦检测出不合格产品,就能马上将其清退出市场。尽管快速检测方法无法准确测定农药残留指标,但能把绝大部分可能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堵在市场之外。
不过,市场也会根据对往年的数据分析,及产品特点、季节等因素,建立一个“高危蔬菜名录”,经常性地采集样品送往深圳的实验室进行定量检测。而对于如黄花菜、腐竹等二氧化硫容易出现指标超标的农产品,则是会进行定量检测。张仕甲告诉记者,明年南昌分中心的定量检测室将投入使用,届时,对生鲜农产品定量检测的频率将提高。
菜农:上市前一周不施药就不怕超标
扬子洲作为南昌传统蔬菜供应基地,市民餐桌上约四成的叶类蔬菜产自这里。
“种了这么多年菜,我都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打药。”老郭是扬子洲的“老菜农”,今年种了50多亩菜,现在菜地里有黄花、香菜、包菜等品种。他对记者所提到的“新国标”一头雾水,现在村里的菜农都禁用高毒农药,使用的多是一些市面上常见的农药,而且自己都是按照说明书上的配比配制,无论是卖到集贸市场还是批发市场,从来就没有被检测出农药残留超标。他信心十足地说,“只要在上市前一个星期不施药,一般就不会有农药残留超标。”
扬子洲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每月也会对各蔬菜基地进行农药残留抽检,一次抽检15至20个品种,但也是用农药残留速测卡进行检测。只有速检发现农药残留超标,再送到省有关部门进行定性检测。
据了解,“新国标”规定了387种农药在284种食品中的3650项限量指标,较原标准增加了65种农药、新增了1357项限量指标,基本覆盖了常用农药品种和老百姓经常消费的食品种类,对食品安全各项检测也要求更为细致严格。如黄瓜以前在13项监测标准中,毒死蜱等7种农药的残留值要求在0.1至0.5毫克每公斤之间,而在新标准中,将毒死蜱的残留限量明确为最高0.1毫克每公斤。
从江西省和南昌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获悉,从本月起,由政府部门组织针对生产及流通环节的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已经严格按照“新国标”进行,今后抽检的频率也将逐步增加,以保障“菜篮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