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之际,又到禽流感高发期。H7N9字眼频频闯入人们视野,更新频率的疫情通报表引发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就拿浙江来说,已经连续13天更新感染人数。
小编发现,虽然目前我们H7N9感染人疾病谱尚不清晰,但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接触活禽是感染这种新病毒的危险因素。携带病毒的家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可能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传染来源。与此发生的连锁反应便是,全国各地相继启动防控应急预案,活禽成为最主要的监控对象,纷纷叫停活禽交易。
这样做的确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控制禽流感病毒的扩散,但是小编认为是治标不治本的存在。在13年年初我们已经经历过一次禽流感,各地纷纷关闭活禽交易市场。13年中旬,因为禽流感病毒的退去,各地陆续开放并且发布了活禽市场交易的地方标准。例如:上海出台《活禽市场交易规范》强制性地方标准,苏州提高活禽交易标准等等。但是在这岁末年初的时期,我们又一次迎来了禽流感病毒。
小编认为,这些标准的出台和提高,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更需要关注的是“习惯”。习惯才是治本的关键。很多经济较为落后的地方以及经济发达城市的某个死角,活禽经营市场处于无人过问或几乎无人监管的状态,从四面八方运来的活禽集中在集贸市场出售,交易的人群随意挑选购买,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随意运走。交易时间过去后,空地上随处可见鸡鸭粪便,鸡鸭毛到处飞扬却无人管,路过这里的行人大多掩鼻而行。如果活禽经营场所、宰杀场所以及活禽笼具、宰杀器具等清洗消毒工作能定期进行,运载活禽的工具有清洗消毒才进出场。这样,从标准和习惯两个方面着手,不是更好的能对抗禽流感吗?
当然小编知道,习惯也不是一早一夕能够速成的,可是在健康和生命遭到威胁的情况下,的确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