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标准激发创新 中国制造瞄向高端


作者: 叶健    来源:北国网    更新时间:2008-01-24       评论: 0

  辽宁日报消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猛,并在国际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据统计,近30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量在出口商品总量中所占比重大幅提高,从1980年的约50%,提升至目前的90%以上,制造业创造的价值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但与此同时,“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也越来越严峻。从产品竞争、技术竞争,到当前的标准竞争,国际竞争方式的升级换代,促使我国制造业在继续保持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必须向高端转型,以有效适应并最终赢得新一轮国际竞争。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在中国制造业论坛2007年会上表示,应从标准制定、产业转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入手,大力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化的质量和水平,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竞争力提升的三块“短板”

  中国制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之所以不强,陈佳贵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不容忽视。

  一是资源的低水平加工。在我国,对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各种资源的利用管理尚不够严格,助长了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过度发展,加剧了产业结构的恶化,同时造成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按现行费率计算,本世纪初每吨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我国为1274吨标准煤,比世界平均水平要高2.4倍,比美国、欧洲、日本、印度分别要高2.5倍、4.9倍、8.7倍、13倍。资源的高消耗量和低加工度,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二是劳动者的低工资状态。据陈佳贵介绍,目前我国制造业工人的工资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1996年到2006年全国工人工资总额年均增长9.15%,同年企业利润增幅是28.62%,农民工工资的增长更慢。对于人力资本培养的忽视,将使整个产业的发展失去动力。

  三是牺牲环境换取发展速度。实践已经证明,通过牺牲环境换来的发展速度只能维持一时,不可能持续长久。同时,环境恶化的后果与经济发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并将导致花更多的代价仍无法将环境恢复如初的局面出现。

  以上三方面因素,导致我国制造业低附加值产品多如牛毛。在国际竞争中主要采用低成本、低价格的策略进行规模扩张,显示出明显的短期行为特征。陈佳贵说:“缺少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从品牌中获得的利润甚少,就是表象之一。”据介绍,目前我国有200多种制造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玩具占全球产量的70%,鞋类产品占全球产量的50%,彩电占全球产量的45%,空调占全球产量的30%,纺织品服装贸易占全球的24%。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自主品牌发展滞后;目前我国国内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商标的不到20%。在美国,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占GDP的比重已达到约60%,而我国还不到20%。

  当前,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品牌的影响力,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必须作出正面回答的一道问题。

  制订标准激发创新动力

  近年来,贴有“MadeinChina”(中国制造)标签走出国门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同时,“中国制造”的影响力却并没有因此同步增强,在有些领域甚至出现国际竞争力下降的现象。对此,陈佳贵说:“要提升国际竞争力,光有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是远远不够的,产品还必须要遵守国际标准。现在,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标准化委员会公认的其他组织制订的标准,已成为我国发展制造业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政策。”

  据了解,我国现有的标准体系包括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本世纪初,我国引进发布的国家标准约有19000多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有8000多项,约占43%左右。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的16000余项标准中,有6000余项已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各类标准的制订和执行,为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与国际惯例接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客观分析,我国的标准化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陈佳贵认为,我国制造业不能消极地去遵守国际标准,而应更加主动地争取在制订和执行国际标准中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制订严格的标准,并且敢于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反映出一国产业发展的进取心和自信心。与此同时,各类标准的制订和实施,还将有力激发我国制造业企业投身自主创新。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涌现出一批勇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在他们当中,有的通过原始创新成果的产品化占领了国际市场,有的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打造自主品牌占领了市常但从总体上看,陈佳贵认为,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多数企业研发中心工作效率比较低,创新组织机制也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

  据统计,我国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仅为2.6%,而美国是8.3%,日本已达到8.6%。我国研发经费的投入比重只占发达国家的1/3。在两万余家大中型企业当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占24%。有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国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占0.3%;仅有1.1%的企业获得了授权专利,其中仅有0.17%的企业获得法律专利权。在今年申请的13万件发明专利当中,有一半是来自国外的跨国公司。

  种种现象表明,我国企业在创新的投入上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我国政府已经把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加以推进,预计到202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35%提高到2.5%,科学技术进步对GDP的贡献率将从目前的39%提高到60%,我国专利拥有数量将从现在世界的第20位上升至第5位。

  重视人力资本可获事半功倍

  从微观分析,人力资本对于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据陈佳贵介绍,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欲实现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必先重视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据有关资料记载,从1891年到1959年的近70年中,美国物质资源增加了4.5倍,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培训的投资增加了8.5倍,而前者使利润增加了3.5倍,后者使利润增加了17.5倍;由此可见,对于人力资源的投资会带来更多的利润。

  我国的研究人员也做过一项调查,表明在完成生产定额方面,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工人生产效率高26%,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比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工人生产效率高20%至30%;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出徒,而具有高中和中专文化水平的工人一年就可以出徒,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工人甚至不用一年就可以出徒,时间缩短了约2/3。

  理论与实践证明:人力素质提升是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陈佳贵认为,人力资本的形成除了要靠正规的学历教育以外,还要靠企业的再教育;要成为制造业强国、增强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我国制造业必须培育出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大批高级技工。只有如此,我国制造业才能阔步走向世界,“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考察汽车安全需规范评价标准 ·奥运之于连锁酒店馅饼还是陷阱?
·小家电将迎来节能大考 ·冰箱保鲜技术竞争进入标准时代
·中联重科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成 ·
·装修有了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面前,葡萄酒企业生产须自律
·《木门窗》国家标准编制工作开始启动 引导行 ·中国标准十年增三成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5年第1号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 2024年第46..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6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24.. ·中国经营连锁协会关于发布团体标准《非笼养鸡..
·水利部公告 2024年第30号 ·水利部公告 2025年第1号
·水利部公告 2024年第32号 ·自然资源部公告 2023年第54号
热点新闻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13
《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物流园
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无缝线路、工程测量
铁路工程定价新规出台!国家铁路局发布
一年一调!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工程造
新增设计时速200km城际铁路动态验
我国水产领域首项国家标准《罐装冷藏蟹
《铁道客车通用技术条件》等4项铁路国
6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英文译本发布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