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宜居城市标准出台惹非议 专家担心“千城一面”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07-06-20       评论: 0

  5月30日,《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下称《标准》)通过建设部的验收并正式发布。

  在发布会上,“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主持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秘书长顾文选研究员介绍,《标准》是建设部2006年4月立项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之一,它将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统一的标准。

  据记者了解,《标准》中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六大方面: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根据得分情况,宜居城市将分为三类:宜居城市、较宜居城市、宜居预警城市。

  自2005年1月“宜居城市”这个“时髦”的概念在我正式诞生开始,国内就有上百城市将其列入发展目标。与此同时,有关“什么是宜居城市”、“如何建设宜居城市”一直争论不断,也许正像张楚唱的那样,“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似乎为了终结争论,《标准》终于发布。但不幸,《标准》仅仅为大家的争吵又增加了一个题目:宜居城市需要一个标准么?

  《标准》会否导致“千城一面”?

  “指标也太多了,太细了,太理想化了。”一位参加发布会的记者小声嘟囔。

  “全年15℃至25℃气温天数超过180天的,加1分。全年灾害性气候天数超过36天的,倒扣2分。连气候环境这样的标准都想到了,真够复杂的,但实际操作起来可能会很头疼。《标准》总体来看比较全面,但问题也在于太全面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更多的人对“宜居城市”设定标准表现了质疑。“‘宜居城市’要谁说了算?假如靠专家们的那个标准,某市评上了‘宜居城市’,而市民却不认可怎么办?”一位名叫“研究思考”的网友在网上留言说。

  “最好不要动不动就出标准,标准是工业时代批量生产的产物,容易造成事物发展的‘固化’。”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叶文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在他看来,宜居城市是一个永续发展的概念,改进和完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用一个标准来说好或者不好,极容易造成“千城一面”。

  记者了解到,2005年1月,“宜居城市”概念首次出现在中央政府文件中,国务院在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要求“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05年7月,曾培炎副总理在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上要求,“要把宜居城市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06年4月,我国已有100多个城市将“宜居城市”列为发展目标。

  但同时,宜居城市的“定义”也困扰着每个城市建设管理者。记者了解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就曾经委托调查公司四处寻访,意图找到一个宜居城市的“正确答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此次《标准》的发布,并没有终结有关“什么是宜居城市”的疑问和争论。许多业内人士甚至表现出了担心:如果官方对宜居城市建设给出了一个具体标准,反而可能因各地简单行事而使宜居城市的建设偏离轨道。

  记者随后致电南方某市规划局的一位负责人,该人士表示,虽然还没有仔细看《标准》全文,但他认为,“用一种标准来检测本市的宜居质量是否提高,以改进城市建设和管理,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就怕用这种标准进行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会导致各城市不顾自己条件,提高城市建设标准,造成很大浪费。”

  《标准》并非行政指令

  翻阅《标准》发布会的相关资料,记者发现,在“建设部科技项目验收意见”中有这样的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强,对于指导全国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指导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代表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威性认可。”一位业内人士说。

  搜索一下有关“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可以看到很多新闻中都提到“由权威部门牵头编写”、“建设部发布”这样的字眼。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标准》的发布是官方的,需要强制性的执行,有强烈的行政考核色彩。这就失去了‘宜居城市’作为一种理念的指导意义。”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叶文虎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标准》如果通过行政手段来执行,可能会有某些潜在的危险。”北京大学教授、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俞孔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在俞孔坚看来,这种危险一方面是因为《标准》本身并没能做到完全的客观和定量化(事实上也不可能如此),从而有可能被曲解或被滥用,使得已经泛滥成灾的各种评比活动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标准》中所用的一些概念不够确切,容易造成误解,如‘城市景观’被片面理解建筑设计、建筑色彩、空间布局、园林艺术、市容市貌等视觉、审美因素,这是有问题的。”俞孔坚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针对疑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组长罗亚蒙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制定《标准》,说到底只是为了给各城市提供一把寻找差距的尺子,没有搞“宜居城市排行榜”的打算,也不支持任何机构利用本标准搞“宜居城市排行榜”。

  “《标准》只是属于导向性的科学评价标准,不是强制性的行政技术标准,不会凭借行政力量强制执行。”罗亚蒙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罗亚蒙同时表示,赞成、支持全国各城市使用本标准开展“宜居城市”自测工作,未来将推动国家出台强制政策,把一定的“宜居度”纳入对地方城市政府的强制要求,以保护城市的“宜居性”。

  “宜居城市”设定标准到底该不该?

  “在中国现阶段,给宜居城市定标准是有积极意义的。它正像‘可持续’、‘绿色建筑’等标准一样,包含了一种美好追求、良好的价值取向,会给社会一个引导。”俞孔坚教授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但标准没有必要包罗万象。”俞孔坚说。在他看来,目前提出的《标准》更像是“美好社会”的标准。而且有的标准已经大大超出具体城市可以努力实现的范围(如政治民主和社会文明的某些方面),不是它们不重要,而是太重要了,以至于不应该交给“宜居标准”来解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杨保军是国内最早提出“宜居城市”概念的学者,他也认为,宜居是一个动态的、内涵不断丰富的过程。如果给宜居城市设定硬性标准,很可能造成一轰而上,争相攀比。

  “担心出现‘千城一面’的忧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但这主要取决于当地城市的决策者能不能因地制宜。因此,如果要设定标准的话,也要为宜居城市设定一个动态的标准,解决当前城市中最突出的问题。”杨保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标准》有近100个分指标,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系统性强的指标体系。如果各城市能够扬长避短,从理论上讲,不会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忠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张文忠曾在2006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宜居城市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北京)》。在他看来,目前国内对宜居城市的认识和研究水平依然很低,从概念、内涵、评价体系、研究手段和宜居建设上均处于研究初期,《标准》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参照指标,宜居城市的研究尚待深入。

  “宜居城市应该有发展或建设的指导性指标,但这些指标要与‘宜居’紧密结合,选择的指标要全面,但不能太繁琐。”张文忠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新产品缺相关机构检测 抗菌防螨床垫标准提上 ·旅游业界自推出境游新标准
·平高电气产品获得国际标准证书 ·企业实行非标准工时须申请
·为国企高管薪酬立个标准 ·我国着手统一通讯产品回收标准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发布5项宽带无线标准 ·中关村企业申请专利制订标准可“领奖”
·中国海油制定企业油气勘探标准 ·转基因食品双重标准何时休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1..
热点新闻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发布,对层高、电梯设置、隔声
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数字化标准体系建
前2月我国新增发布“两新”领域国家标
新修订发布的19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专
我国今年拟制修订41项数据领域国家标
《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管理规定》修订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煤电能耗限额标准于4月1日起实施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