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目前国家出台的标准偏低,新标准制定应与国际接轨
对于"乳酸菌饮料",许多人不仅有所耳闻,而且还成为其忠实的消费者。但最近,乳酸菌饮料行业却被投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原本表面上波澜不惊的市场,溅起水花无数。
"市场上流通的乳酸菌饮料,大部分均为死菌型,即非活性菌型,或是加水、糖液、酸味剂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调制含乳饮料。对于乳酸饮料和乳酸菌饮料这两个种类的产品,起码有近70%的消费者发生混淆或根本无法区别。"据《信息时报》报道,广东省奶业协会副会长王丁棉日前直指乳酸菌市场的混乱问题,并坦承,这是整个行业的问题,而不是个别企业的问题。只有修改国家相关标准,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才能从根本上规范行业的发展。
现行国标与国际标准相差10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国乳酸菌饮料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但在迅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出现许多不和谐的现象。乳酸菌市场呈现几大问题:首先,产品名目繁多,有的产品过分吹嘘,有意夸大产品功能;其次,产品在名称上故意混淆视听,明明不含活性乳酸菌,却标示活性菌产品,并且,各菌种的名称都出现于产品包装的突出位置。
面对市场情况,规范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相比之下,由于我国的准入门槛较低,越来越多的小型乳品企业也来分羹,市场不成熟,产品良莠不齐,部分乳业在菌名上大做文章,使得"乳酸菌"市场再度混乱。
目前,涉及我国乳酸菌标准的规定性文件有两个,即QB1554《乳酸菌饮料》和GB16321《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两个标准对乳酸菌活菌数量的规定是,出厂三天内产品乳酸菌含量必须高于1×106CFU/ml;在销售时,有活菌检出即可。而国际指标已达到1×107CFU/ml。同时,乳酸菌在保质期内应保持一定数量,才能起到活菌应有的作用。
媒体分析,现行标准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标准中所规定的活性乳酸菌含量与国际标准相差10倍;二是对产品活性菌的检出,没有界定一个合适的时间段和确切的含量,只称在销售过程中有活菌检出即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企业乘虚而入,浑水摸鱼,明明产品中并未含有活性菌,也冠以"发酵型乳酸菌"之名;还有些益生菌产品在出厂时和初上市时是合格的,可由于产品中的活性菌不能在常温下长时间存活,两三个月后,消费者买到的产品中,活性菌也许一个都不存在,保健功能尽失。如此一来,益生菌产品的活性菌存活量究竟应该有多少,它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应当怎样,这些界定都极其模糊。
因此,行业内专家几乎步调一致地把矛头指向国标偏低问题,对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呼声,已经越来越高。
业内人士建议,企业在宣传产品的时候,应本着科学的态度,不要玩弄概念,夸大宣传,扎扎实实地抓好产品质量,让消费者切实体会到益生菌的功能。
制订新国标棘手问题有待解决正在业内专家纷纷认为,到了该提高乳酸菌含量国标门槛的时候,值得玩味的是,企业之间却有不同的声音传递出来。有的企业力推调低标准,认为将指标定为1×105CFU/ml才"符合国情"。对此,记者也看出一些端倪,在一篇名为《乳酸菌饮料新国标为何迟迟不出台》的文章中提到,《含乳饮料》国家标准起草组的专家提出不同的观点。其中一派认为,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与灭菌型的区别点出发,将乳酸菌活菌数定为≥1×105cfu /mL。这样有利于企业间产品的差异化及价格的差异化。
而在最近召开的第五届"益生菌、益生元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记者获悉,半年前开始酝酿出台的乳酸菌饮料新国标至今未见踪影,主要原因是参与讨论各方在乳酸菌活菌含量及检测方法等问题上一直未能达成共识。
在国内,由于消费者缺乏有关益生菌的基本常识,来自学术界和科技界的信息与消费者仍有一段距离。消费者多数从产品供应商那里获得信息,无从识别益生菌产品的优劣。
学术界和企业界还有分歧,消费者与产品之间信息不对称--可见,制订新国标还有许多棘手问题有待解决。但对于新国标的定位,王丁棉态度坚决。他明确表示,国标绝不能倒退,更不能走回头路,标准只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才能真正起到规范行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