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型肥料发展迅速,但与其发展速度极不相适应的是,到目前国内还没有缓/控释肥料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甚至连各类产品的名词术语定义都没有明确统一的规范,使得企业生产的标准水平参差不齐。专家认为,标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缓/控释肥产业的快速发展,企业应承担起行业标准制定的责任,加快包膜控释肥行业标准的出台。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土壤与肥料技术处处长高祥照指出,缓/控释肥的应用能将肥料利用率提高1倍以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环境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曹一平指出,缓/控释肥不仅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经济损失及减轻不合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可提升肥料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节约劳动,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展缓/控释肥是解决科学施肥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毋庸置疑,开发生产缓/控释新型肥料已成为肥料发展方向。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刘刚主任认为,出台缓/控释肥标准已经是件十分紧迫的工作。他说,目前新兴的缓/控释肥市场出现一些混乱的苗头,一些不法厂商钻标准缺失的空子,胡乱打着缓/控释肥的幌子销售化肥,损害了缓/控释肥的名声。
目前,美国、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出各自的标准。在欧美国家,生产实力强的缓/控释肥料生产企业起到了行业先锋作用,他们通过不断研制更新自己的产品技术和品质标准,引领着整个缓/控释肥发展的风向标。论坛上,专家们提出,借鉴国际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缓/控释肥标准的制定应确立企业的核心作用。
“界定缓/控释肥的概念定义一定要科学、严谨、慎重,不给不法商企钻标准空子的机会,让标准真正起到规范市场行为的作用。”中国植物营养学会会长李家康教授建议,对测试方法和评价指标都比较成熟的缓/控释肥种类优先出台行业和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缓/控释肥采用相对应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成熟一个出台一个,逐步建立健全缓/控释肥的行业和国家标准。尽快出台缓/控释肥标准,对规范企业标称、标识,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执法提供依据,具有很大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