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1986年成立,自成立以来,在原国家技术监督局、现国家标准委和原煤炭工业部、国家工业局以及现在的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领导和关心下,在挂靠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的大力支持下,始终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开放与开拓进取相结合,不断开创新思路。经过全体委员、企业团体会员及标准起草单位和参与标准化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比较出色的完成了煤炭标准化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煤炭相关企业、广大用户的认可,对促进我国煤炭工业的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04年国家标准委组织进行全国先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选工作,在250多个标委会中,全国煤炭标委会被评为12个全国先进标委会之一。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新形势的需求,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不断开创煤炭标准化工作的新局面。 一、认真按计划完成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自1986年成立的16年来经历了3次换届,很好地完成了与煤炭工业产品质量有关的各项标准化任务,到2004年底负责起草制定和归口的国家标准143项,煤炭行业标准200多项,在煤炭行业对产品质量、分析检验、煤质、选煤、煤岩、矿井水质和伴生矿物利用等领域中,标准的覆盖率已超过90%,基本上能满足煤炭行业在这些领域中对标准的需要,在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煤炭生产、使用、设计、质量监督及煤炭内外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国际同类标准相比,我国在煤炭相关领域的标准数量、内容和技术水平上已与国际标准及主要产煤、用煤的工业发达国家的煤炭标准一致或接近,国际标准的转化率已近90.5%,初步实现了煤炭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要求。 近2年来,煤炭标委会共申报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27项,获得国家标准委批准立项16项,因此2002~2003年应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16项,实际已完成15项占94%,另一项将于2004年上半年完成,使计划完成率达到100%。 二、积极作好标准宣贯,充分发挥标准作用 标准发布后作好标准的宣贯工作是发挥标准作用的重要环节。全国煤炭标委会对标准宣贯一直很重视,首先,一项重要标准或一批标准发布后各分技术委员会都能及时组织宣贯会或培训班,将该项(批)标准的意义、作用和制定过程以及对标准中重要问题的理解,及时向有关单位和人进行宣传解释,使实施标准的有关企业都知道以便于贯彻。如GB/T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与验收”国家标准发布后,煤炭、电力等参与制定标准的专家很快编写出宣贯教材,分别组织了十多期宣贯培训班,参加的人数达千人以上,通过宣贯使标准得以顺利实施,分析分会在煤炭行业每年都组织多次贯彻标准的培训班,为基层企业培训技术骨干人数已达数千人之多,选煤分会每次标准发布后都及时举办宣贯班已成制度;仅2004年由煤炭分析分会、选煤分会分别组织的标准宣贯培训班就达到9期,参加培训的人员约600人。宣贯标准的另一种形式就是经常将有关煤炭标准编制标准汇编出版发行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如与国家电力公司西安热工院合编的“电力用燃料标准汇编”一书,再版后销路仍很好;还有一个做法是煤炭标委会为标准出版社代销标准,解决了标准的供应渠道,在90年代一度出现出版社标准大量积压;而需用标准的企业不知从何处购买标准的情况,如GB/T211-91“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出版了近万本,但发行一年只销出一百余本,而该项标准,煤炭生产和用煤的各个单位都迫切需要,因而出现许多翻印的版本,既不合法又有不少差错,为此全国煤炭标委会与中国标准出版社签订了代销协议,为出版社代销标准,第一年就销出标准20余万份,上述GB/T211就又重印1万本,至今销售标准情况长盛不衰,已成为煤炭标委会的一项日常工作,使标准供需渠道基本畅通,煤炭标委会在此项工作虽然得利不多,但实现了为企业服务,也使标准充分发挥了作用,形成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得到了煤矿和用煤企业的一致好评。 三、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实质性的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中的影响和地位 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ISO/TC27固体矿物燃料技术委员会的积极成员和国内技术归口单位,煤炭标委会在做好国内标准化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ISO/TC27组织的各种活动,自1989年以来连续派人参加ISO/TC27每两年举行一次会议,了解情况,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向ISO/TC27推荐我国4名专家参加有关工作组的工作,并是ISO/TC27/SC5/WG7的组长,承担该工作组的日常工作,召集工作组会议。认真地参加ISO标准的每一次审查投票活动和有关国际标准的起草工作,使我国煤炭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紧密相联达到当前的国际水平。1995年我们曾受ISO/TC27的委托,在北京成功地召开了ISO/TC27第15次会议,影响很好。煤炭标委会以中国的国家标准GB/T1575和GB/T11957为基础起草并发布为ISO975.2000和ISO5073:1999“褐煤的苯萃物产率测定方法”和“煤中腐植酸测定方法”两项国际标准,另外又将我国自主开发制定的GB/T5447“烟煤粘结指数测定方法”推荐为国际标准,经过多次投票,历经NP,CD,DIS及FDIS阶段,在2001年ISO/TC27召开的全体会议确认为ISO15585进行最终投票;最近又受ISO/TC27的委托为ISO/TC27制订“煤的着火温度测定方法”,该标准是以GB/T18511为基础而制订,现已提出工作组草案(WD),以上4项国际标准皆以我国标准(GB)转化为ISO的标准。此外我国作为ISOT/TC27/SC5/WG7的工作组组长,在1997年为ISO/TC27起草了ISO1017、ISO5068.1、ISO5068.2、ISO5071和ISO5072等5项有关褐煤测试方法国际标准,这5项国际标准虽不是中国提案,但由中国为ISO/TC27起草,其中ISO5071和5072已在1997年发布,ISO5068.1、ISO5068.2已完成WD稿,ISO1017已进行到WD阶段。在ISO/TC27中,我国还参与ISO/WG18“煤的分类”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该项标准关系到一个国家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储量统计与国际接轨问题,在该项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中国专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重要意见,最终被该项标准采纳,现在出台的ISO/DIS11760与我国的GB/T17607-1998的格局基本相同,标准已充分体现了中国的意见。另外,我们平时十分重视追踪国际标准技术的最新动态,并认真做好国际标准的投票工作,2004年投票达到29次。通过以上工作中国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影响日益扩大,我国的煤炭标准化工作基本上已做到与国际接轨,现在ISO/TC27发布的74项国际标准中我国除7项未采用外,其它都已转化为我国的标准,国际标准化的转化率为90.5%。 四、认真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 随着国家标准委及各级主管部门对标准化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日常工作量也大幅度上升,煤炭标委会对上级要求的工作,每次都十分认真快速的落实、完成。 2003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开展行业标准复审的文件要求,标委会安排各分会进行了复审初步工作,然后又组织各分会秘书长和有关专家对由煤炭标委会归口的200多项煤炭行业标准进行了最终复审,并完成了最终复审报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经过复审,在原206项煤炭行业标准中,有9项转为国家标准,6项与其它标准合并,10项因过时或确无必要而废止,有83项标准应订为企业标准而废止。经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确认共废止煤炭行业标准108项,整顿后的煤炭行业标准共为98项,其中确认的为33项,经修改后确认的为25项,需调整性质的为6项,需修订的为34项。 2004年开始,国家标准委组织开展了大规模彻底的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工作,从4月底正式启动该项工作以来,煤炭标委会严格按照标准委的要求,认真完成了每一阶段的国标清理工作。国家标准委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并把它做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标委会不但按要求完成了每一阶段的工作,同时还积极配合标准委开展好这项工作做了大量的试评、初审等工作,为标准委开展好这项工作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我们的工作受到了标准委有关部门和中国标准研究院有关部门的好评。 本次国标清理整顿工作,我们负责清理的国标共有143项,国标计划20项。在清理整顿工作中我们先请部分十分熟悉煤炭标准的老专家进行评价打分,拿出一个初步意见,然后再召开有关标准制定人、生产部门代表、标准使用部门代表、有关企业代表参加的专家评审会,并给出评审意见,最终再由秘书处进行认真审核,完成最终的评审结论,并于2004年1月24日完成了全部工作,提交了全部正式文件。本标委会共评价了143项国家标准,其中继续有效42项,占31.11%,继续有效需整合标准25项,整合修订标准32项,两项合计占42.22%。需要整合的标准由60项整合为23项,最终消减标准数为39项,削减比例达到27.7%,在全部19个计划项目中终止3项,整合5项,基本上比较好的完成了国家标准的清理整顿工作。 通过本次的清理整顿和评价,使我们发现了标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初评和复审使煤炭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构更加精炼合理,基本上能符合煤炭行业实际情况,满足煤炭行业对标准的要求。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素质 标准化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没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政策水平,要搞好标准工作将是困难的,由于认识到这点,煤炭标委会对标准化人员素质的提高比较重视,一是不断加强标准化知识的学习,秘书处的工作人员经常参加国家标准委等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讲座、交流和各种会议等活动;二是经常开展标准化方面的学术讨论活动等,请各位委员或团体会员提出有关论文,在会上进行交流,并在学术刊物上组织发表,该项活动得到委员们的积极支持,通过这些交流对标准化人员的技术水平、政策水平、业务能力均得到一定的提高。此外,我们申请或参与了多项有关煤炭标准化方面的研究项目,如目前正在进行的“煤炭工业标准化建设规划研究”,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进行的“国家标准适用性评价体系研究”等,通过参与这些工作也提高了我们标准化人业人员的技术和政策水平。 在已经换届的全国煤炭标委会和正在换届的各分会委员人选上我们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61名委员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20多人,占1/3以上,有了较高的学历,再在标准化工作中进行一定锻炼和提高,煤炭标委会队伍建设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上,这对进一步作好煤炭标准化工作十分重要。另外,为提高标准化从业人员的水平,使各位委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炭标准化工作情况,扩大煤炭标准化工作的影响,我们从2003年开始每季度定期发行一期《煤炭标准化信息》刊物,并免费发给各位委员和有关部门,既使各位委员了解了煤炭标准化工作开展的情况,同时又沟通了秘书处与各位委员的理解,密切了秘书处与各位委员的关系,并对加强合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扩大了煤炭标委会的影响,反应非常好,也吸收了越来越多的人士关注煤炭标准化工作的进展,热心于煤炭标准化工作。 六、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管好、用好标准化补助经费 对国家标准委每个年度下达的国家标准补助经费,煤炭标委会秘书处都会按照工作计划及时下达给标准起草单位,同时发布文件要求各起草单位制定工作计划,并定期向秘书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同时要求起草单位严格按照财务制度管理、用好标准化补助经费,秘书处也会不定期的进行检查。多年来煤炭标委会秘书处和各项标准的起草单位在标准制、修订工作中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给予支持,使标委会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七、挂靠单位大力支持,积极作好服务工作 全国煤炭标委会秘书处挂靠在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分院(原为北京煤化学研究所),自1986年煤炭标委会成立以来,分院领导对标委会的工作始终给予高度重视,每届都有一位院(所)长兼任主任或秘书长工作,并将对标准化的管理工作纳入院所的管理体系中,这些领导不是徒挂领导虚名,而是亲身参与标准化工作,从计划的制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都能积极参加,有的还是主要起草人,新组建的第四届全国煤炭标委会就是由分院副院长李文华同志任主任委员负责煤炭标委会的工作,秘书长由姜英副所长担任,主持日常工作。多年来院、所领导对煤炭标准化工作给以充分支持和帮助,除安排专人从事标准化的经常工作外,标准化人员不需上交经济指标,使他们能安心标准化工作,在办公室、办公经费上与对待科研工作一样同等对待,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纳入分院科研管理体系,做为科研项目正式列题,并给予高度重视,充分调动标准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保证了标准项目完成的质量。对标准化成果也明确与科研成果一样作为评定职称和奖励的业绩,对来自上级下拨的标准化经费,全国煤炭标委会不截不留全额拨给起草单位专款专用,分院和所每年还要投入部分经费支持开展有关标准化活动,使煤炭标委会的工作能顺利开展,这些年来虽然由于领导机构和人员不断变化,标准化工作有时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但煤炭标准化工作在挂靠单位有力的支持下一直能正常开展。全国煤炭标委会对所属5个分会是以做好服务工作为主,充分发挥分技术委员会的积极性,并积极支持分技术委员会工作,参加分技术委员会组织的活动所需经费也完全由煤炭标委会负担以减轻分会的负担,使他们能以更多精力做好工作。 八、几点体会 煤炭标委会在认真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同时,也对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的新形势、新需求进行了认真分析,不断的使我们的工作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们的体会是深刻的。 1、认清当前改革形势,不断转变思想观念 在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大潮中,标准化工作必须顺应形势的变化,努力改变过去一直依赖上级部门领导的观念。树立标准化工作应该面向现场、面向市场需求、面向企业生产实际,以企业为主体的观念。全国煤炭标委会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前几年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入,政府机构大幅度调整,原国家煤炭工业部和国家煤炭工业局相继撤销,使标准化工作一度陷入机构和人员频繁变动和标准化经费大量削减,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利的困境,但煤炭标委会一直坚守岗位,迅速转变观念,紧跟国家改革的步伐,及时的调整思路,为搞好标准化工作我们必须把眼睛向上转变为眼睛向下和眼观八方,面向世界,把对部门负责和对上级负责转变成对企业负责和为现场服务。树立这种新观念,标准化工作就是有源之水而具有蓬勃的生命活力。如过去制订一项标准,只是依靠上级拨款支持,结果总是杯水车薪,入不敷出,而如果面向企业,该项标准如确是企业需要,企业自然给以支持,经费也就迎刃而解,如我们在2002年制订的“高炉喷吹用烟煤技术条件”国家标准(GB/T18817)为企业急需,对生产和规范市场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是为煤炭生产企业生产适合冶金企业的喷吹原料,因而得到煤炭生产企业和冶金用户的支持,不但使标准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经费也就自然得到解决。 2、树立全局观念,打破部门界限 煤炭行业主要是生产煤炭,但产品绝大部分为其它行业使用,但在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双方常因品种、质量和数量出现矛盾而发生争执,作为挂靠在煤炭行业的煤炭标委会过去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较多的考虑煤炭行业利益,使制定的标准有利于本行业,而广大用户 也必然关心标准与他们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煤炭产品标准化在供需双方的矛盾长期存在难于协调的问题,甚至在不同部门也出现过同一类性质的行业标准,如对商品煤质量的抽查标准,煤炭行业有一个MT/176-1991标准,而电力行业则又订了一个DL570-1995,使企业无所适从,为解决这个问题,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将两个部门的有关标准化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共同制定一个国家标准,虽然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经历了4年的争论,但大家最终在抛弃本部门利益,从全局出发,建立全局观念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于2002年制定出统一的GB/T18666“商品煤质量抽查和验收方法”国家标准,虽然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花费了较多精力,也有过激烈争论,但标准一旦制定,在贯彻上就比较顺利,从此供需双方矛盾迎刃而解,回忆过去在与冶金行业制定“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T5751的过程,经历了10年时间,投入巨大资金,终于制定出既能合理利用中国炼焦煤资源又能适应冶金炼焦需要的国家标准,也曾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以上说明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公平公正的技术工作,是以为国民经济取得最佳效果起到优化与协调作用的工作,必须树立全局观点,打破行业界限,才能在供需双方取得双赢的结果,对此我们深有体会。 3、坚持企业参与为主,提高标准实效性 标准化工作要始终贯彻企业为主体,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全国煤炭标委会虽然立足于煤炭行业,但工作是面向全国,其工作对象除煤炭行业各生产企业外,还与电力、冶金、化工、机械、建材、地矿、商检等部门、企业及科研、高校等有密切联系,全国煤炭标委会的61名委员中有来自企业的委员53人,占87%,基本上能反映煤矿生产和使用部门各企业的意见。许多企业代表在煤炭标委会中都能积极发挥作用,十分活跃,主动对煤炭标委会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充分发挥企业各位委员参与煤炭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从2004年开始,我们在编制煤炭标准化项目计划和发展规划时首先就发文给各企业的委员征求项目建议,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很多企业和委员都十分认真的提出了对标准化工作项目的建议,对一些科学合理的工作项目,标委会均已采纳,并上报有关部门,使煤炭标准化工作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从而改变了过去编制项目计划只是听从上级管理部门或科研单位的计划安排,忽视基层企业意见的局面。在标准的制、修订过程中,我们也主张每个标准都要有企业参与,不仅充分发动群众吸取基层意见,而且在经费上也能得到一定支持;在标准的宣贯中企业就更是实施的主体。在整个标准化的各个环节上都离不开企业,从而提高了标准的实效性,避免了过去标准发布后无人问津的情况,也使标准的制、修订水平更高、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应用更广。 以上就是这几年全国煤炭标委会在开展标准化工作中一些粗浅体会,成绩是在国家标准委、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领导和关心下,在挂靠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委员、团体会员及各标准起草和实施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我们的工作与其他标委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国家标准委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再接再厉,努力工作,将煤炭标准化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0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