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制食品,华夏美食,源于中国,风靡世界,“菽乳精华,惠泽人间。” 然而,由于豆制品生产企业底子差、投入少、门槛低等历史原因,豆制品质量和生产企业水平不高成为全国性的普遍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提高豆制品行业整体质量水平已成当务之急,应着力从建立和完善豆制品标准体系及开发新产品两方面入手。
问题较多
据了解,从1992年到现在,全国豆制品行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步从分散的低水平加工向工业化迈进,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开始了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 “但豆制品产品质量以及生产企业工业化水平不高仍是全国性的普遍问题。”北京市豆制品协会会长张振山介绍说,豆制品行业的现状是,形成品牌的规模企业较少,工业化程度低,产品质量水平整体偏低。他告诉记者,2006年北京豆制品协会对北京豆制品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就北京市豆制品的销售总量看,正规合法企业生产销售量约占总量的60%~65%,黑作坊销售量占到了全部销售量的35%~40%。 张振山说,北京市豆制品行业整体水平在全国豆制品行业中处于前列,其他地区类似的问题同样存在。另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全国豆制品抽查合格率均不尽如人意。2005年全国豆制品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70%,非发酵性豆制品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仅为56.0%;而2006年豆制品抽查合格率只有66%。据不久前国家质检总局的一次抽查结果显示,豆制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产品蛋白质含量低;有的违规使用防腐剂;还有的违规使用次硫酸氢钠甲醛(吊白块)。“这说明,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体系,从根本上提高豆制品质量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
两重突破
针对当前豆制品行业的现状,专家指出,应着力从建立豆制品产品标准及做好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两方面入手来提高产品质量,以迎接豆制品市场春天的到来。 “我国豆制品行业缺乏科学的、操作性强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是造成豆制品质量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中国商业联合会行业发展部标准处副处长李祥波介绍说,目前豆制品没有全国统一的产品标准,只有豆制品卫生国家标准。而单凭卫生标准无法控制产品质量,特别是有些包装产品经过高温杀菌就变质、变味、变形。“产品标准的缺失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且导致投机分子有空可钻,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因此,制定豆制品国家标准已刻不容缓。” 据李祥波透露,中国商业联合会已开始牵头编制《非发酵豆制品》国家标准,目前正在收集整理全国各地相关资料,对标准草稿进行系统的修改。“这一标准出台后,会对豆制品产品质量、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将会使得产品有法可依。”业内人士如此评价。 不少企业对建立国家标准也持赞成的态度。如北京豆制品二厂市场部经理王超认为:“国内豆制品市场还处在价格竞争阶段,因此,整个行业需要用标准进行规范。标准的出台将调动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利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实现传统产品的更新换代也是提高豆制品产品质量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豆制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吴月芳介绍,现在有些新的科学技术已应用到传统豆制品加工业,但缺乏能让消费者直接购买的商品。加之消费者的传统消费观念和对豆制品的传统认知,潜在的市场没有能够转变为现实的市场。“因此,在豆制品产业的开发上,要重点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同时注意提升传统豆制品的价值和地位。”吴月芳建议,今后开发新产品可以从三方面动脑筋:一是重视方便食用的小包装产品,比如一次性食用的包装豆奶、豆浆和休闲食品等;二是要开发餐饮行业需要的包装豆制品;三是不需要冷藏保鲜,常温保存,打开即食的花色豆制品。
前景广阔
“如果每人每天消耗半块豆腐的话,那产值利润可达近亿元,大豆食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吴月芳介绍说,豆制品是人们十分喜爱的生活必需品,消耗量巨大,豆制品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根据《2001~2010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0年城乡居民食物与营养发展目标城市每年人均消费大豆12公斤,农村每年人均消费大豆13公斤。据此推算,我国今后用于食品的大豆将会剧增。 另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用于生产豆制品的大豆每年超过400万吨,但是,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有一定规模的豆制品生产企业不到60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0%。而从一般的市场规律来看,规模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至少应该在50%,可见豆制品行业的企业规模化发展空间很大。 此外,目前国家正致力于大力发展豆制品加工行业,而且随着相关标准的出台,豆制品的质量将会得到提高。业内人士认为,豆制品市场的春天不会太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