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使用原装硒鼓,则无法得到应有的打印效果”,“打印机只能用原装墨盒,其它的不兼容”,在广告、销售人员、维修人员或明或暗的提示下,大部分人都会不自觉地产生“原装”情结。上海计算机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克勤对此表示忧虑:在国外打印机厂商的误导和不法商贩制假售假的双重压力之下,再生耗材陷入了无人喝彩的尴尬,目前上海再生耗材的市场占有率仅仅为10%。
消费者为啥不认“再生”?
“再生耗材属于高技术含量产品。以墨盒为例,每个废旧墨盒中残留着4%—30%的墨水,再生技术能将其回收并加工成为技术和质量指标都不低于原装耗材各项标准的新耗材。而价格最多只是原装耗材的60%-80%,最低的只有30%。”在采访中,王克勤秘书长反复强调着再生耗材的可信度。
据介绍,在上海打印机耗材市场上,假冒产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30—40%。许多废弃耗材进入地下企业制假,灌装国产墨水和碳粉后,贴上佳能、爱普生、惠普等名牌产品的标签,运往各批发市场销售,其成本不过几元、几十元,而售价则高达上百元甚至数百元,“目前,相当一部分卖耗材的店都在明里暗里卖假墨盒,在这种环境下,很多消费者凭着感觉就把再生耗材与假冒伪劣产品等同起来。”
另一个使消费者远离再生耗材的原因在于国外打印机生产厂商误导消费者“必须”使用原装耗材。而事实上,在美国仅循环再造碳粉盒的机构就有数千家,每年可循环再造2400万个碳粉盒,减少了3.8万吨废弃物,年产值达100多亿美元——使用再生耗材在国外是十分普遍的事情。
专利权制约生产企业
除了市场销路不畅之外,再生耗材企业的头上还始终悬挂着一把剑——专利。
利用国内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以垄断专利封杀国内的再生耗材生产是一些国外打印机生产商的“拿手好戏”。据了解,某知名打印机生产厂商于2002年9月11日拿到了62项专利,令国内的再生耗材企业头顶笼罩起一片乌云。中国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委会在接到不少企业的投诉后,聘请专利律师,对62项专利提起了无效申诉。经过全面取证分析,发现这些专利在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今年7月,在行业协会的努力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文宣布这62项专利全部无效。 然而国内再生耗材企业还没有从兴奋中缓过来,这家知名的打印机厂商又已经重新申请了70余项专利。
正本清源靠“标准”
在上海计算机行业协会看来,要破解再生耗材现在的困境,必须先建立相关的生产技术标准。
王克勤秘书长介绍,目前,再生耗材的生产技术标准国内还是空白,这使正规再生耗材的“腰杆”始终直不起来。一方面,没有标准就没有办法验证再生耗材的质量,这不但使执法检查部门无章可循,给制假售假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也给正规厂商开拓国际国内市场造成了不少阻碍;另一方面,没有标准使正规再生耗材生产厂商没有对抗国外打印机企业的“武器”,使再生耗材的“合法出身”受到质疑,国内企业不得不围绕着各种所谓的专利而烦恼。
据了解,广东省已于今年6月出台了通用耗材地方标准,正是根据这一标准,广东省技术监督、工商等政府部门整顿和关闭了近百家不规范的耗材生产和销售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目前,上海计算机行业协会耗材专业委员会在市信息委的支持下正在制定再生耗材技术规范,并将努力促成该标准成为地方级标准,使其更具权威性和推广性。同时,行业协会还在积极制定对生产、回收企业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确保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对按照标准生产的产品协会还将进行产品监制标志确定,以使消费者放心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