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标准化的观念创新


作者: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宫向东     来源: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     更新时间:2006-07-03       评论: 0

    标准化是人类活动的纪律约束,也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之一。人类有组织的标准化活动是从西方产业革命开始的,一百多年的成功实践充分显示了标准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促进作用。同时,也使标准化从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发展和普及,成为人类重要的科学活动之一。近几十年间,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面临一系列新形势:一是由卖方市场经济发展为买方市场经济;二是由工业化时代发展为信息化时代;三是由生产型社会发展为生活型社会。为了与新形势相适应,标准化的工作重点已经和正在发生一系列战略中转移:一是由生产转向生活;二是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三是由一般技术转向高新技术;四是由大批量少品种转向小批量多品种。这些新形势和新变化使标准化工作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标准化工作者要想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既要进行观念创新、理沦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又要进行管理体制创新和运行机制创新,同时还要进行基础保障工作创新。本文首先探讨观念创新问题。

    所谓观念创新,实际上就是转变观念,就是用能够适应新形势和新变化的下述新观念去代替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的旧观念。

    (1)普遍适用

    所谓普遍适用观就是大标准化观、广义标准化观,就是要站在新的高度上,全方位地审视标准化的本质作用和普遍意义,进而认识到标准化是自然界和人类社公普遍适用的基本法则之一。从本质上讲,标准化就是纪律约束。由于自然界和人世间没有一种事物是可以离开纪律约束的,所以也就没有一种事物是可以离开标准化的。在古代,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在现代,我们可以说:“没有标准,就没有世界”。

    实际上,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任何事物的成长或发展都有一条最佳路线,只有沿着这条路线发展前进,才能到达最理想的境界。标准化的根本作用就是通过对事物成长或发展施加正确而必要的纪律约束,使事物在成长或发展过程中,能够避开障碍,始终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直至实现最佳目标。然而,长期以来,标准化却主要被运用于工业生产领域,还远远没有被普遍运用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这种情况再也不应该继续下去了。标准化不仅适用于生产技术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适用于日常生活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文化领域、体育和旅游领域,乃至于意识形态领域及外交领域。

    标准化已经为促进工业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标准化必定为促进人类活动所有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加巨大的贞献,现在的问题是应当及早转变观念,由相对狭隘的工业标准化观转变为广阔的大标准化观、广义标准化观。只有尽早用普遍适用的标准化观武装头脑,才能尽快把标准化推广应用于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使标准化为提高人类所有活动的有效性充分发挥作用。树立普遍适用观的根本目的是增强标准化普遍适用意识。具体说,就是要认识到,现代化社会应当是标准化社会.无沦解决什么问题都离不开标准化。因此,要养成时时、事事、处处不忘标准化的良好习惯,要善于运用标准化这一有效武器去解决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2)不断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应对竞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不断创新,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所有国家、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和所有人竞争取胜的共同对策。

    创新对标准化工作特别重要,因为标准化工作从本质上讲是通过施加正确而必要的约束,使事物规范化的工作,而事物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所以标准化工作也就应当随之不断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对事物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过时或陈旧的标准反而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成为事物发展的绊脚石。事实上,在标准化的宝库中,最有效的法宝就是创新。标准化的发展史实际上是创新史,创新是标准化的灵魂和生命,标准化工作者只要坚持不断创新,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难题和应对不了的挑战。

    创新要有全面性、针对性和持久性。所谓全面性就是要把创新的思想和行动贯穿于标准化工作的全过程。创新尤其要贯穿于制、修订标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既要标准立项创新、标准起草与编写创新,又要标准草案征求意见创新、标准审查与报批创新;既要标准贯彻实施创新,又要标准复审和修订创新;同时,标准出版发行等工作也一概需要创新。所谓针对性就是说,创新要密切联系实际,要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没可持续发展的小康社会服务,要为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服务。所谓持久性是指,标准化工作创新必须持之以恒,创新既是标准化工作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标准化工作应对一切挑战的有力武器。为了使标准化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坚持不断创新和永远创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创新是不行的。

    (3)服务社会

    所谓服务社会观就是说,标准化工作是一种公益型事业,服务社会是标准化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和神圣职责,标准化工作者只有全心全意为社会各行各业服务,才能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有大量的标准化工作任务需要完成,标准化工作者可以在服务社会方面大显身手。

    一是可以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服务。因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制定各式各样的节约资源标准,既要制定国家级节约资源标准,也要制定行业级、地方级、企业级节约资源标准。总之,无论提倡什么节约行动,都应当有标准可依,否则,就会因为无法操作而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

    二是可以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服务。因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定大量各式各样的环境保护标准,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只有使所有的污染物都达标排放,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社会才能建成。

    三是可以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服务。为了提高各种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习型社会发展,就需要制定一系列有关学习方面的标准,如学习机构创办条件标准、学习机构评价标准、学生培养标准、学生管理标准和学习效果考核标准等。

    四是可以为建设生活型社会服务。要建设生活型社会就要制定大批生活标准,包括物质生活标准、健康生活标准和精神生活标准等。

    五是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理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为此,就需要制定种类繁多的社会关系标准,诸如民族关系标准、干群关系标准、雇主与雇员关系标准等等。只有全体社会成员按照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标准行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互相谅解,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一心一意奔小康,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才会变成亿万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才有望构建成功。

    除此之外,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国民经济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诸多方面,也都还有大量标准化工作任务有待完成。要贯彻服务社会观,就要全心全意为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发展需要提供什么服务就应当提供什么服务,需要提供多少服务,就应当提供多少服务。服务社会务求主动热情、认真负责、周到全面和迅速有效。

    (4)关注生活

    所谓关注生活观,就是说,为了迎接生活型社会的来l临,应当在标准化上作中贯彻关注生活的理念,使标准化工作更加贴近生活、关爱生活和更加富有生活气息。其主要含义有三层:一是要把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作为标准化工作的根本宗旨,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事就多做,不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事就不做;二是要使标准化丁作更多地体现人性化要求和更加富有人情味;三是在标准化工作中,应当更多地考虑人民群众在生活多样化和生活个性化等方面的新需求。从现实情况看,至少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落实关注生活观:

    ①关注群众生活

    关注群众生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积极开展生活标准化。通过开展生活标准化,既有利于标准化工作顺应生活型社会发展的新潮流,也有利于标准化工作更加适应人们追求生活个性化的新时尚。生活标准化不仅是全面提高生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生活的基本前提。同时,开展生活标准化还有助于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生活观。以饮食生活为例,同样是鸡鸭鱼肉蛋奶等食品,如果按照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饮食标准进食,就会成为强身健体的营养品;反之,如果由着性子随便吃,就可能成为身体健康的杀手。饮食生活是这样,其他生活也都是这样。人们辛苦工作挣钱,原本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可是如果消费不当,花了许多钱也不一定能够提高生活质量,有时还可能花钱买罪受,反而降低了生活质量。

    ②关注用户生活

    企业在制定产品标准时,应当更多地为方便用户生活着想,不仅应当考虑人体工效学方面的要求,还应当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需要。比如说,有的车站站台平面设计得和车厢地板平面一样高,既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乘车,也符合人性化要求。而有些拖拉机把排气管设计在驾驶员头部正前方,显然就缺乏人情味。

    ③关注职工生活

    任何负责任的企业都应当关注职工生活,因为关注职工生活就是关注企业发展,漠视职工生活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关注职工生活应当落实到全面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上,既要提高物质生活质量,又要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同时,还应当提高精神生活质量。为了使关注职工生活质量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应当把关注职工生活的具体要求作为企业管理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由企业的工会组织或相关机构负责监督贯彻实施。要想使职工爱企业如家,首先就要使企业有家一般的温馨。

    (5)团结协作

    所谓团结协作观,意思是说,由于标准化工作是集体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团结协作很重要,标准化工作者只有时刻不忘团结协作,才能做好各项工作。特别是一些大型和重要的标准研制任务,更是需要充分发挥团队精神,依靠集体攻关才能完成。以制定标准为例,起草工作往往由多人共同完成,标准草案完成后,需要广泛征求各相关方面的意见,修改后,还要经过送审和报批等一系列审查和修改才能最后定稿,定稿后还要经过出版发行才能和使用者见面。所以,任何一项标准实际上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然而,制定标准尽管重要,也还只是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前提,标准化工作的关键是标准的贯彻实施,因为离开贯彻实施,再好的标准也是不可能产生任何效益的。而贯彻实施标准就要依靠广大的标准使用者,只有经过用户使用和实施标准才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

    (6)实践至上

    所谓实践至上观,意思是说,评价标准化工作最根本的依据是实践,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也是检验标准化工作是否有成效和成效大小的惟一标准。如果一项标准发布实施以后受到用户的普遍欢迎,并且获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那么,这项标准就是一项好标准,获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越大,标准就越好,反之就不是好标准。

    观念创新是最关键的创新,也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本前提,如果没有观念创新,也就不可能有其他一切创新。

    人类有组织的标准化活动随着近代大工业的诞生而诞生,随着近代大工业的发展而发展。标准化的基本理论大多也是从工业生产实践经验中总结和概括出来的。这说明,迄今为止的标准化理论,实质上是工业标准化的理论。尽管工业标准化对促进工业化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是随着标准化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上业标准化理论的一些局限性也就日益显现出来,使用原本为发展工业生产而量身打造的一套标准化理论去解决各行各业的标准化实际问题,就难免使标准化效果大打折扣。解决问题的惟一有效办法,就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积极开展标准化的理论创新。本文从标准化普遍适用观的角度出发,对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标准化基本原则和方法、标准分级和个人标准等方面的创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意在投石问路和抛砖引玉,希望此举有助于活跃学术气氛和促进理论发展。

    1 关于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

    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至今也没有能够就标准和标准化的定义达成共识,致使标准化领域这两个最基本的概念至今未能统一。近几十年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权威机构曾经多次通过发布指南的形式对标准化基本术语进行规范。我国是这些指南的忠实用户,1983年我国根据当时的ISO第二号指南制定了国家标准GB3935.1-1983;1996年我国根据1991年的ISO/IEC第二号指南对GB3935.1-1983进行了修订;2002年我国又根据ISO/IEC指南2:1996,发布了GB/T20000.1-2002《准化工作指南 第l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该标准对标准定义的表述是: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如果站在标准化普遍适用观的角度上看问题,就会发现,上述定义至少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对活动或其结果只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那么对现实生活中需要的个别的和非重复使用的规则自然就不管了;二是只有经过协商一致才能制定标准,这实际上是把个人标准排除在外了,因为制定个人标准是不一定要与别人协商一致的;三是只有经过一个公认机构批准的那些规则才算标准,而对于客观存在的大量事实上的标准肯定是不承认的。由此可见,现行的标准和标准化定义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标准化领域。

    为了缓解上述局限性与日益扩大的标准化工作领域之间的矛盾,国际标准化权威机构的一贯做法是:通过发布指南的形式,不断对其制定的标准和标准化定义进行修改,使之能够适用于新的工作领域。这种做法的最大弊端是使标准和标准化定义处于经常变动的状态,使公众和媒体无所适从,对增强公众的标准化意识和加快标准化知识的传播普及十分不利。

    1.1标准和标准化的本质属性

    笔者认为,要给标准和标准化下定义,首先应研究标准和标准化的本质属性,因为任何离开本质属性的定义都不可能是稳定的。所谓本质属性就是内涵。一般而言,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它的外延(即所包含的事物数量)会越多。要建立普遍适用的标准和标准化定义,实际上是要包含所有的事物,也就是说其外延应当尽量大,所以其内涵就要尽最少。在所有由汉字组成的简单词汇中,只有“约束”最适合作为标准的内涵。之所以这样说,主要基于以下理由:一是“约束”是所有标准的共同本质特征,任何标准都包含某种形式的“约束”性要求;二是由于人类的所有活动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要受到一定形式的约束,所以用“约束”作为标准的内涵,具有普遍适用性;三是由于人类活动和各种事物任何时候都离不开约束,所以,用“约束”作为标准的内涵,可以使之保持长期稳定。

    1.2关于标准的定义

    什么是标准?所谓标准就是表述“约束”的文件。标准的内容极其广泛,各种准则、规则、规矩、规范、规定、规章、规程、方式、方法、法律、法规、法则、规划、政策、纪律、守则、决定、决议、决策、章程、章法、命令、指示、主张、主义、信条、信仰、教规、校规、计划、思想、典范、榜样、楷模、范例,乃至习惯、习俗、爱好、志向、乡规民俗、约定俗成、伦理道德和奋斗目标等等都属于标准的范畴。既包括自愿性标准,也包括强制性标准;既包括集体标准,也包括个人标准。总之,凡是对人类活动和事物发展提出某种约束性要求的文件都属于标准的范畴。标准是自然规律、实践经验和科学知识相结合的产物,标准所表述的“约束”既包括有形约束,也包括无形约束;既包括有生命的约束,也包括无生命的约束;既包括自愿约束,也包括强制约束。贯彻实施标准既有助于提高人类活动的有效性,又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加速实现人生理想。

    1.3关于标准化的定义

    什么是标准化?所谓标准化是指:为了全面提高生活质量而进行的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完善标准等的活动。

    由于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是所有标准化活动的最终目的,而制定、实施和完善标准则是一切完整的标准化活动过程的基本前提,这种情况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所以该标准化定义也具有普遍适用性和长期稳定性。

    人生在世,无论进行什么活动都有一个最佳值,低于或高于这个最佳值都不可能对全面提高生活质最产生最佳效果。开展标准化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找到人类各种活动的最佳值,并且把这些最佳值及实现最佳值的最佳路线制定成各种各样的标准,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一般来说,人类活动的最佳路线不是轻易就可以找到的,它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加以靠近。因此,标准化作为一种活动也就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需要反复循环许多次,每完成一次循环,经过修订,标准就会离最佳值更近一些。

    2 关于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传统标准化的基本原则大致可以归纳为“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八个字。对于广义标准化来说,只有这些基本原则是不够的。由于人生观和工作能力不同、社会地位和利益格局各异,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状况必然千差万别。既有一些事物是可以“统一”和应当“简化”的,也有不少事物是不可以“统一”和不需要“简化”的;既有一些事物是能够“协调”和可以“选优”的,也有许多事物是不可以“协调”和不可能“选优”的。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将传统标准化的基本原则进行适当的扩充,并且在此基础上建立广义标准化的基本原则。

    2.1 关于“统一”

    大干世界、偌大国家,“统一”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统一”虽然重要,可是在许多情况下,应当“统一”的事物却很难得到“统一”。这是因为,在有些情况下,统一并不一定比利益更重要。人们在追求“统一”的时候,往往只看到“统一”的好处,而忽视了“统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任何“统一”都是以牺牲局部利益为代价的,因此,如果由于“统一”而造成的局部损失的总和超过了“统一”所产生的效益,那么,这种“统一”就应当慎重考虑。由此看来,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很重要,只有在非“统一”不可的情况下才应当进行“统一”。在可以预见的将来,“统一”虽然仍是不可或缺的,但“统一”在更多的领域内将会和多样化、个性化长期共存。

    2.2关于“简化”

    从总体上看,人类活动总是朝着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向发展。在人类社会向“复杂化”发展的进程中,总是伴随一些过度“复杂化”。因为过度“复杂化”对提高生活质量是不利的,于是人们就想办法消除过度“复杂化”,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简化”,“简化”是人们调控过度“复杂化”的重要手段。无沦什么时候,人们一旦发现存在过度“复杂化”,就会运用“简化”的原则,将过度“复杂化”控制在理性的范围内。人类社会虽然越发展越复杂,可是越复杂却不一定就越无序;反之,越简单也并非就一定越有序,关键在于分清过度复杂与合理复杂。应当承认,在许多情况下,要搞清楚“复杂”是否合理并非易事。

    就人类社会而言,由于人数、寿命和资源有限,再加上人们有喜新厌旧的倾向和自觉运用“简化”原则的能力,所以,无论“复杂化”如何发展,也不必担心将来有朝一日会被淹没在“复杂化”的海洋中,因为有多少种新的复杂事物出世,差不多就会有多少种旧的复杂事物退出历史舞台,新旧复杂事物总体上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在一个贫富不均和多样化的世界里,面对日趋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需求,只有“简化”是不够的,至少还应当有一般化和高级化与之为伍。

    2.3 关于“协调”和“选优”

    在标准化领域,所谓“协调”主要是指在制定标准时,标准内容应当和相关政策法规相协调、和相关标准相协调、标准各部分内容之间相协调,等等。按照“协调”原则制定标准可以理顺标准之间的关系,增强标准化的有效性,使标准贯彻实施后可以产生更高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否则,就会使标准之间产生摩擦,使标准化的效果打折扣。要想使“协调”成功,就要兼顾各方的利益,特别是在建立标准体系和制定系列标准时,协调性尤为重要,它将直接关系到标准体系和系列标准的质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项标准可能涉及各方面利益,协调不成功是常有的事,如果协调不成功就应当倡导各相关方面互相包容,而不应当互相拆台,更不能势不两立。由此可见,仅有“协调”还不够,还应当有包容和并行,这才是真正的两手准备。

    “选优”作为传统标准化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无疑是必要的。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决定一切,“选优”或不“选优”由不得标准。如今,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一切由市场说了算,市场需要什么你就得生产什么,“选优”不“选优”还是由不得标准。虽然几乎人人都知道“选优”的重要性,宣传优质产品的广告更是满天飞,弄得人们真假难辨。到处都说“优”,“优”得泛了滥就可能变成“忧”。因此,“选优”虽然重要,但只有“选优”也是不够的,至少还应当加上市场需要和量力而行。

    另外,传统标准化的一些常用方法,如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和模块化等,对于广义标准化来讲也是不够的,至少还需要增加多样化、个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等方法。

    3 关于标准分级和个人标准

    3.1 关于标准分级

    由于使用目的不同,标准分级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目前,普遍采用按适用范围大小对标准进行分级的方法,像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等,就都是这种分级方法的产物。世界各国标准分级情况不尽相同,我国标准分四级,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什么分到企业就终止了呢?这是因为现行的标准化实质上是工业标准化,因此标准分级主要为方便生产考虑,由于工业生产的最小独立单位是企业,所以分到企业就不再往下分了。如果从标准化应当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只分到企业就终止了,那么街道、社区、居民楼、家庭和个人要是制定标准该算哪一级呢!只分到地方就终止了,那地区、县、乡镇和村庄要是制定标准又该算哪一级呢!根据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任何分类都应当分到不可再细分为止,否则,由这种分类方法所形成的分类体系就是不完整的分类体系。用这一原则相衡量,现行的标准分级就属于典型的不完整的分类体系。要想使标准化能够为人类的一切活动服务,就必须把各种可能出现的标准都考虑到。由于人类活动的最小独立单元是个人,所以标准分级只有分到个人标准才能算不可再细分。

    3.2 关于个人标准

    在各级标准中,只有个人标准能够反映个性化需求,其他所有标准都是反映共性化需求的,只不过共性化的范围大小有所不同罢了。个人标准虽然处于标准分级的最低层,可是其总数却十分庞大,个人标准的制定、发布和管理维护等一概由个人负责。尽管到目前为止,个人标准还属于事实上的标准,可是,随着富裕型社会的临近,人们日益崇尚生活个性化和生活多样化,个人标准在定制化生产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将来对个人标准也可以进行认证,并且可以在人才管理、生活质量管理和就业等方面发挥作用。

    随着越来越多标准化新领域的出现,标准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性也就日益显现出来。不过,任何标准化理论创新都应当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经得起实践的考验,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论创新。同时,任何标准化理论创新还必须对促进标准化工作发展有利,否则就是没有作用的创新。应当承认,建立既能普遍适用、又能保持长期稳定的标准化理论是世界性课题,其难度可想而知,任何一蹴而就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现实的。只有采取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反复求证和广泛协作的办法,才有可能取得进展。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标准化为中国物流保驾护航 是中国 ·关于征求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丝(征求意见稿
·标准是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助推器 ·关于征求行业标准《工业氧化铍》意见的函
·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行业标准 ·应对欧盟电子指令部分标准将由中国起草
·“先进性制造技术与标准化”导读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等3项行业标
·标准化是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的基础 ·《制药机械名词术语》 征求补充修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四川省公共信用信.. ·川渝区域地方标准公告〔202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5..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公技监〔2024〕4..
热点新闻
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标准轨距铁路限界 第1部分:机车车
国家铁路局修订《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
国家铁路局发布两批铁路行业技术标准
《机车车辆空气调节系统 第1部分:术
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隧道运营通风设计
气象行业标准《作物病害气象等级预报方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2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