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标网 回首页
标准分类  最新标准New!  标准公告 标准动态  标准论坛
 高级查询
帮助 | 登录 | 注册
查标准上工标网 免费查询标准最新替代作废信息
 您的位置:工标网 >> 标准动态 >> 标准新闻 >> 新闻内容

“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


    来源: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更新时间:2006-06-20       评论: 0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是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中的重中之重课题。该课题在2002年9月29日通过科技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组织的可行性论证。课题编号为2002BA906A01

    该课题的总目标是确立我国近中期的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提出实施战略的具体策略和措施建议,课题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技术标准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指明方向,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制定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对于实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贸易和维护国家安全,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课题构成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原由6个子课题组成,由于课题的调整,子课题1-6《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研究》被取消,其研究内容由相关子课题分别承担。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又增加了两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分别是《中国重要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和《中国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这样,《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共有7个子课题,分别是:

    子课题1-1 《中国技术标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

    子课题1-2 《技术标准作用研究》,包括三个子任务:

    1-2-1 《技术标准作用机理研究》

    1-2-2 《技术标准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研究》

    1-2-3 《技术标准效益评价方法研究》

    子课题1-3 《技术标准体制转型战略研究》

    子课题1-4 《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

    子课题1-5 《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战略研究》

    子课题1-6 《中国重要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子课题1-7 《中国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

    为了对国外标准化发展战略更加全面的了解,总课题又安排了《国际国外标准化战略对比分析研究》。

    本课题共有10个分报告和13个支撑报告。

    1.中国技术标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研究报告

    2 技术标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报告

    3.技术标准对我国综合国力的贡献率研究报告

    4.技术标准效益评价方法研究报告

    5.技术标准体制转型战略研究报告

    6.技术标准国际战略研究报告

    7.技术标准与科技研发协调发展战略研究研究报告

    8.中国重要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

    9.中国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

    10.国际国外标准化战略对比分析研究报告

    11.国外标准化工作情况分析研究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2.我国行业标准化调查分析研究(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3.课题组访美考察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4.课题组访欧考察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5.企业电话访问分析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6.企业访问个案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7.企业深访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8.行业协会访问个案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19.行业协会访问分析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20.焦点小组座谈会研究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21.技术委员会调查分析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22.重点走访调研报告(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23.中国标准化现状调研综合结论(战略体系调研支撑报告)

    二、课题的组织实施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参加研究的单位包括大学、行业协会、标准研究院所、科研院所、企业、调研机构等。战略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国家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等机构和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为保证课题的有效实施,实现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课题组根据ISO9000族标准的基本思想编写了“课题管理手册”和“课题策划书”,于2003年1月批准颁布实施。课题管理手册在明确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确定课题管理的基本程序与控制要点,注重对过程结果的监督与控制。策划书对课题研究的全过程进行总体策划,明确了总课题和各子课题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课题组人员组成方案、技术路线、相关支持活动、进度安排、阶段成果等。从而有效地保证了课题的进度和组织实施。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和前瞻性,战略体系课题组进行了大规模的国内外情况的调研工作,形成了九本国内标准化现状调研报告和两本国外标准化情况调研报告。通过调研,对国内技术标准的现状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对国外的标准化工作和发展趋势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为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和参照依据。

    在2003年第一季度形成的课题研究大纲的基础上,经过广泛的研讨、调研、征求意见,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筛选出我国技术标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初步确立了中国技术标准发展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及战略方针,明确了任务,规划了保障措施,并于2003年10月形成《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一稿。征求意见稿形成后,课题组一方面征求了课题首席专家、政府顾问、标准委、专项总体组等方面的人员的意见,另一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矫正观点,明确步骤、提炼策略与措施,并加强核心问题的研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各方面反馈意见和建议,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04年2月形成了《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2稿)》。

    为保证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更符合中国国情,更具有前瞻性和适用性,征求意见2稿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集,召开了多次专题研讨会,先后共发出征求意见函近8百份,收到反馈意见和建议近千余条。课题组对每条意见都进行了认真的考虑和研究,并对敏感和重要的建议和问题举行专家研讨会。在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结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2004年5月形成了《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3稿)》。

    针对总报告征求意见3稿,课题组组织了课题的首席专家、标准化方面的专家、行业和协会的标准管理者和专家,以及管理、政策、战略研究方面的专家召开了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多次专家研讨会。结合专家的意见,在课题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征求意见3稿进行了大的调整,形成了《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稿)》。

    三、对征求意见2稿反馈意见的处理情况说明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2稿)》共发出786份,收到反馈98份,反馈意见共908条。下面对意见的反馈和处理情况作个简要说明。

    1.反馈意见的单位覆盖面广,既有技术委员会、标准化管理部门、标准化研究机构等标准化界内的专家,也有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协会、企业、情报机构、政策研究机构等标准化界外的专家。专家中既有院士、教授、研究员等研究人员,也有政府官员、协会负责人、主任委员等标准化管理人员,绝大部分专家都有高级职称。从意见反馈情况看,各方面对《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对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都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对课题组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对于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无论是书面的还是口头的,课题组都进行了认真考虑。对意见的处理原则是:能吸收的尽量吸收,重要的和敏感的建议和问题,在课题组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召集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决定是否采纳。

    3.经课题组汇总分析,反馈的主要意见见附表1《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2稿)》的主要反馈意见汇总表。

    四、对征求意见3稿的意见处理情况说明

    在广泛散发征求意见2稿进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征求意见3稿采取了专家研讨的形式征求意见。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分别组织了来自包括中央和地方的政府部门、企业、大专院校、标准化研究机构及相关研究院所的有关标准化、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主管领导和专家,召开了10余次研讨会。与会领导和专家对报告提出的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意见。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深度和研究时间,排除不必要的干扰,课题组主要成员集中封闭研究讨论3次,约15天左右。在课题组深入研究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进行了一个大的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全面。针对征求意见3稿,主要修改如下:

    1.提高了标准战略研究的高度。课题研究从前几稿仅就标准问题谈标准,上升为站在国家的高度,站在标准化之上,从国际国内经济、科技的发展变化对标准的需求来研究中国标准战略。

    2.随着战略课题研究的深入,结合征求意见2稿的反馈意见和专家的意见,经过课题组的深入研究和论证,发现标准战略研究需增加我国重点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的研究和中国技术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研究。因此,战略总课题新增加了《中国重要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和《中国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两个子课题的研究,由于发改委掌握着主要产业的情况资料,熟悉产业现状,选择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属的国家信息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承担了《中国重要产业技术标准战略研究》子课题的研究工作,研究我国重点产业的技术标准发展站略。以海外华人张庆松博士(美国)为首的海外研究课题组承担了《中国标准战略的国际政策》的研究,从海外视角研究中国标准化战略课题。

    3.重新调整了战略目标: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的总体战略目标凝练为:打造“中国标准”;

    具体战略分目标确定为:

    ——建立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体系;

    ——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适用的重要技术标准;

    ——使中国在国际标准化领域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力量。

    4.增加了一个战略任务:形成优势产业、重点领域的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标准。

    5.增加了一个“重要产业的差异化实施策略”。

    6.为了便于读者对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更好的理解,保持报告正文的系统性,增加了一个与标准战略有关的理论问题分析的附录“标准的作用与支撑环境分析”。

    五、征求意见稿的形成

    战略总课题和子课题在完成征求意见3稿后,每个课题组都举行了多次专家和有关方面参加的研讨会,针对重点和敏感问题进行研讨。战略总课题和子课题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就某个关键问题进行集中讨论,研究如何处理意见和修改、完善报告。

    课题的首席专家和政府顾问与课题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着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参与课题讨论,给与了课题许多指导意见,为课题把关。

    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了加强对已有调研数据的深入分析,课题组还组织了多次补充调研。根据调研结果,精炼观点,对战略实施步骤和内容进行了调整。因此,征求意见稿更加充分考虑地我国的国情。

    总报告征求意见稿与征求意见2稿、3稿的目录对比见附表2。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课题组     

                                                                      2004年9月              

    附表1:《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2稿)》的主要反馈意见汇总表
 

    附表2 《中国技术标准发展战略研究总报告》征求意见2稿、3稿和征求意见稿的目录对比
 

 【返回新闻首页】【关闭窗口】【发表评论(0条)
 
相关新闻
·油井管技术及标准化国际研讨会在西安召开(二 ·信息产业部发布22项通信行业标准的通知[2
·掌握标准才能把握市场 ·油标委秘书处二届三次秘书长办公会议召开
·组建电力行业联合循环发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征 ·国际标准化组织钟表技术委员会工作组会议将在
·信息产业部发布47项通信行业标准的通知[2 ·IEC 2006年5月下旬颁布的
·关于召开《钢拉杆》国家标准审定会的通知 ·IEC 2006年6月上旬颁布的
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册>>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推荐资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备案公告 2024年..
·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关于发布《电动自行车停放充..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3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4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5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6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7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8号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公告 第2329号
热点新闻
2022年10月—2023年3月发布
中铁上海院编制的4项铁道行业标准正式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生态环境监测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营养强化剂
公安部《批准发布4项司法鉴定GA新标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31项国家计量技
交通运输部发布9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轨道车 重型轨道车》等7项铁路国家
民航局颁布全球首部航空集装器CT爆炸
两部门发布《林地估价规程》等5项行业
图片新闻

生活家电全面升级 标准助力门槛提高

数码相机有效像素国家标准近期出台

慕思助《软体床》标准看齐世界水平

新《电梯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于3月1日
专题新闻
· 思念三鲜水饺惊现病原菌
· 2011世界标准日专题-国际标准树立
· 天宫一号倒计时将实现首次空间对接
· 依据四项指标 严打“地沟油”
· 月饼出现双向标准 深陷枧水之困
· 名牌运动服含毒 可致性早熟
· 血燕亚硝酸盐严重超标
· “化学酱油”专题 酱油再遭质疑门
· 肯德基醇豆浆遭质疑
· 染色馒头泛滥 食品标准空白多
· 雀巢等知名婴儿食品陷入安全门
· 节能灯不合格 标准门槛低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帮助中心 -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合作伙伴 - 使用条款
QQ:1197428036 992023608 有问题? 联系在线客服
Copyright © 工标网 2005-2023,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