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望所归的标准立项
纵观国内大宗消耗商品,似乎没有比玻璃安全膜更亟待标准的。 几乎每个车主都会为自己的汽车玻璃贴上薄膜,究竟为什么要贴膜许多人并不清楚,趋众性使然。更麻烦的是,玻璃薄膜产业在中国是一片完全的空白。我们没有关于产品分级的标准,也没有性能的标准,更没有检验方法。假冒伪劣于是成了这片标准空白沃土的主力军。全球的知名品牌一共十余个,在中国却涌现出两千余个品牌,几乎你听到过的大品牌名称,都被注册成了薄膜的商标,强生、日立、汉高、柯达直至F16……。许多高科技前缘甚至闻所未闻的技术名词也都被杜撰成了薄膜的新技术,纳米膜、合金微粒子膜、贵金属膜……。杜撰典型用户,则是骗局中欺骗性最强的一幕,一家薄膜企业,经常宣布他们的产品是F16战机和B1轰炸机的专用贴膜,是奔驰轿车原厂装备的玻璃贴膜,是宝马760出厂原配的贴膜……。
本来,这些小技俩如果用户稍微仔细些是很容易识破的,鉴别某个薄膜与著名品牌是否一家,一查大品牌网站就一目了然了。因为尽管中文名称一样,但商标图形、外文名称、经营范围肯定不会一样,否则就注册不出来这种傍大牌的商标了。而那些标榜新技术的伪劣厂家,往往文化素质极低,经常胡乱杜撰新名词的同时还会杜撰一些颁奖、检验的机构,比如,他们会声称产品经过国家安全部的检验检定。他们以为安全部就是负责商品安全的。至于声称自己的产品是B1轰炸机的配套产品的商家,其实也是非常无知的,他们缺乏最基本的军工配套产品常识,正在服役使用的战略轰炸机,配件是谁提供的,那可是绝对的军事机密,供应商所要履行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军方签订保密协议,而奔驰宝马出厂原配薄膜的说法,经与奔驰宝马的中国代表处核证,都证明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
劣质产品的危害
遗憾的是,我们中国公众在消费中十分幼稚,极易轻信卖家十分低劣、根本不能自圆其说的谎言。事实上,大量的劣质薄膜已经造成不小的危害。
1、有害组分形成慢性杀手:资质厂家产品都花费巨大经过相关的环保和健康认证,即产品不得含有危害组分,包括在使用中挥发出有害成分。劣质产品则会在使用中挥发出大量的有害物质,如溶剂中的苯、甲醛等毒性危害物质。而汽车贴膜的主要目的是在高温、阳光照射情况下隔热、阻挡有害光线,这时的高温和强光照射更激发出有害组分的挥发、弥散。广东曾出现因贴膜挥发含毒物质造成车主在贴膜一周后丧命的悲剧案例;
2、隔热中的隐患。我们真正需要薄膜阻挡住的其实是紫外线,因为紫外线才是造成健康危害的杀手,但阻挡红外线的同时阻挡紫外线并不容易,所以假膜往往利用人们希望隔热的心理,通过添加只能阻挡红外线的元素而将紫外线大量放入,这时候的危害就在于,人们是在不感觉到炙热的情况下大量接受了紫外线的照射。国内已经有数起因贴膜造成紫外线照射过度产生病变的临床案例。对那些不在资质厂商名录、又高调声称隔热的薄膜,尤其要加以注意;
3、假安全膜:生命代价的隐患。自从玻璃安全膜在全国风起云涌地推广以来,知名品牌的厂家尚没有跟风跟进,但却带出一批来路不明的假冒伪劣,先后有多家小企业以根本没有防护功能的假货冒充安全膜,以胡编乱造的品牌或者想法设法和著名品牌相关联来蒙骗消费者。但这些假货的危害就在于一旦用户真的遇到了危险,那就是生命的代价。
高调立项的玻璃安全膜标准
我们不难理解玻璃安全膜立项给大家带来的振奋和安慰。玻璃贴膜太需要标准了。
笔者第一次听说国家要出台玻璃安全膜标准是06年9月初,包括央视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玻璃安全膜标准将在两三个月内出台。06年10月,笔者采访了玻璃安全膜主要起草单位中福瑞达的负责人,得到的答复仍然是,标准会在两三个月内出台。几个两三个月过去了,标准仍然深藏闺中,再询问标准化协会技术部、中福瑞达相关人员,得到的答复居然是标准起草和订立过程中出现复杂情况,暂时不好预料何时能出台!
究竟在标准的起草和制订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笔者几经周折,终于了解到如下的情况。
唇枪舌剑的标准研讨会
06年10月和11月,中国标准化协会委托上海一家公关传媒公司举行了两次规模较大、邀请了几乎全部知名薄膜厂家甚至一些假冒伪劣产品的代表参加的“标准研讨会”,笔者查阅到当时会议印刷的参会单位发言稿和来宾记录。从发言稿内容看,当时作为独家起草人的中福瑞达代表明确表态欢迎强生和龙膜代理商参与研讨和介入标准起草,并对出台玻璃安全膜的意义做了详尽的正面阐述。令人意外的是,强生中国代理商的发言稿中却充满火药味,反复抨击其他商家的不诚实经营,强调薄膜技术以美国为领先,其他国别的薄膜都不属于一流,对于权威媒体关于来自美国以外的品牌的玻璃安全膜的正面报道予以否定和谴责,鉴于包括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关于安全膜的正面报道集中在福瑞达玻璃安全膜这个品牌上,强生中国代理商似乎是毫不忌讳地将攻击矛头直指中福瑞达。
中福瑞达代表在会议上以英国BBC、中国中央电视台实况录像、官方检测报告为证据,回击某些商家傍大牌、以低劣产品冒充高端产品欺骗消费者,自己没有就说别人的也不存在甚至对他人进行攻讦反唇相讥,一时间会场上火药味十足,据现场的记者事后描绘,会场气氛紧张到快骂大街的程度。
起草单位由一变三
上海的研讨会上,中国标准化协会突然知照已经签订合作协议、原先独家起草标准的中福瑞达:
一、玻璃安全膜标准还应该细分为汽车玻璃膜和建筑玻璃膜两个单项,中福瑞达应当针对这两个单项再次申请和交费;
二、强生中国代理商、龙膜中国代理商希望介入标准起草。因此,如中福瑞达同意,本次标准起草单位将由原先的中福瑞达一家主导变为三家共同起草。
对此,中福瑞达做出回应:
一、反对将本来由“玻璃安全膜”统一规范的内容拆分成“汽车玻璃贴膜标准”、“建筑玻璃贴膜标准” 和“玻璃安全膜标准”三项标准。理由是,单独从玻璃安全膜标准中拆离出这些辅助性内容并其成为独立的标准实在没有必要。中福瑞达私下认为,标协这样做的真实目的无非就是通过多放标准立项数目收取更多费用而已。
从汽车贴膜实际情况看,在中国给汽车玻璃贴膜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几乎每个车主都给自己的车安装了某种品牌的薄膜。但实际上给汽车玻璃安装控光膜(太阳膜、防爆膜)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害无益的,汽车贴膜是非常不成熟的消费行为,应当劝阻消费者而不是通过订立标准让这种危害性的商业活动合法化。
中福瑞达解释,车用玻璃主要是以钢化玻璃为主体。钢化玻璃也称安全玻璃,特点是将玻璃强度提升4倍左右,一般较弱的冲击不会将玻璃击碎,而一旦玻璃被击碎,则以绿豆大小的颗粒状整体崩溃,以免像普通玻璃那样以块状飞溅给人造成伤害。但如果我们给汽车玻璃安装上只能起到控光作用的太阳膜厚度为20至50微米(一般150微米以下厚度的薄膜都没有足够的安全系数),在受到较大冲击的时候,玻璃因为被太阳膜黏贴住,不仅仍会被击穿并且还会以块状物飞溅,这和未钢化的普通玻璃受冲击时的情形相差无几,使汽车玻璃安全性不但体现不出来,反而增加了危险系数。
对于汽车玻璃尤其是关乎到视线和安全的前档玻璃,其安全因素除了要考虑玻璃的抗冲击性外,还要充分考量玻璃的透光性。因为前档玻璃普遍使用的是夹层玻璃,其透光率一般在75-80%之间,我国2004年10月1日起实行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前风挡玻璃的可见光透射率不允许小于70%”。要做到这一点,也只有使薄膜的透光率达到93.4%才能符合相关要求。而当前全球仅福瑞达安全膜能达到这个透光率,如果专门制订汽车贴膜标准就成了福瑞达一枝独秀的垄断局面。中福瑞达不愿因此把其他品牌全部树立为对立面。
二、关于强生薄膜和龙膜的中国代理商希望介入标准起草,中福瑞达表示欢迎;
标准立项数目也由一变三
06年12月,中福瑞达收到标准化协会转交的由龙膜代理商起草的汽车玻璃贴膜标准、强生代理商起草的建筑玻璃贴膜标准。中福瑞达认为这些标准和已经起草制订的玻璃安全膜标准是主次、从属关系,不应单独立项,故没有对之做任何评价和反馈。
07年3月,中国标准化协会通知召开关于玻璃安全膜和汽车贴膜、建筑贴膜三项标准的第二次会议。强生在此次会议上也提出“玻璃安全膜标准”草案。会议上在三个方面发生激烈辩论:
1、汽车玻璃贴膜,是否界定用于前档的贴膜必须达到93%透光率,以保证在前档玻璃上安装后使总透光率达到法定的70%以上?有一家起草单位代表坚持必须在标准中明确这一点而不能含糊其辞。2.产品保质期,有商家将建筑玻璃贴膜质保期拟订为10年,汽车贴膜质保期拟订为6年。有起草单位坚持必须依照建筑物玻璃的质保寿命界定玻璃安全膜寿命,即建筑玻璃安全膜质保期为20年,汽车玻璃贴膜以汽车整车质保的高限为基准,即10年质保期。3.安全膜定义,强生安全膜最低厚度为50微米,抗穿透强度50磅,最高级别290微米,210磅的抗穿透强度。共五个型号产品;建筑玻璃用薄膜保质期10年,汽车用6年;福瑞达玻璃安全膜最低厚度150微米,抗冲击强度132傍,最高级别700微米,抗冲击强度1100磅。共15个型号四个级别;建筑玻璃用薄膜保质期20年,汽车用10年;
从强生和中福瑞达两家分别提交的标准草案可以看出,分歧在于安全膜起点门槛,高端产品性能,质保年限。中福瑞达认为,安全膜必须达到最低能够在最薄3毫米厚度玻璃上抵御意外交通事故或者无意飞溅物如近距离高尔夫球的冲击,低于这个抗冲击指标则对于安全防护的意义很小,不应当界定为安全膜。这个分级也符合美国的安全玻璃标准的分级。强生的说明文是起点产品可以在玻璃被击裂后不崩溃脱落即符合安全防护要求。在高端产品上,强生的295微米(12密耳)厚度的产品为最高级别,抗冲击强度为210磅,福瑞达玻璃安全膜与该抗冲击强度相对应的是厚度仅为9密耳(225微米)的低端产品,福瑞达高端产品达到超过1000磅的抗冲击强度。
安全膜标准何时能出台
记者电话采访中国标准化协会负责本次安全膜标准起草论证的赵临斌工程师,赵先生对玻璃安全膜标准起草过程中的变故不原意评论,对本次标准的进展情况表示基本顺利,至于说标准何时能出台,则取决于这些主要起草单位提交有关文件和数据的及时性,对协会要求配合事项的执行情况。不过赵工仍然对标准能够在近期出台表示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