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7385—199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乙氧基化衍生物中氧乙烯基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与GB/T7385—199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前言;
———改变了“淀粉溶液”的配制方法(见4.7,1994版的4.7);
———增加了“空白试验”(见6.3);
———增加了“试验报告”(见第8章)。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2270:1989《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聚乙氧基化衍生物 氧乙烯基团的碘量法测定》。
本标准与ISO2270:1989相比在结构上有较多调整,附录A 中列出了本标准与ISO2270:1989的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与ISO2270:1989的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关于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做了具有技术性差异的调整,以适应我国的技术条件,调整的情况集中反映在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具体调整如下:
● 增加引用了GB/T601—2002(见4.6);
● 增加引用了GB/T683—2006(见4.4);
● 增加引用了GB/T1272—2007(见4.2);
● 增加引用了GB/T1282—1996(见4.3);
● 增加引用了GB/T6682—2008(见4.1);
● 删除了ISO383:1976以及ISO385.1:1984。
———增加5.5,为了测试操作更为方便,便于称样棒的放置;
———图1中增加F,因为“仪器与设备”中已经增加了称样棒插座,也应给出图示。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特种)界面活性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8)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福伟、马夏坤、郭晓峰、马定连。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7385—1987、GB/T7385—199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