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广播声音和图像的相对定时 |
|
标准编号:GB/T 22150-2008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29.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标准规定了从电视节目采集源端到接收端总链路的声音和图像的相对定时技术要求,及部分分链路的相对定时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传输分配、接收、监测等环节相关系统和设备的研发、生产及运行维护。 |
|
|
|
英文名称: |
Relative timing of sound and vision for broadcasting |
中标分类: |
通信、广播>>广播、电视网>>M61广播、电视系统 |
ICS分类: |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160音频、视频和视听工程 |
采标情况: |
MOD ITU-R BT.1359-1(1998)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8-07-01 |
实施日期: |
2009-01-01
|
首发日期: |
2008-07-01 |
提出单位: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归口单位: |
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起草单位: |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
起草人: |
张建东、肖辉、闫殿来 |
计划单号: |
20000196-T-425 |
页数: |
12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09-01-01 |
|
|
|
本标准修改采用ITURBT.1359-1(1998)建议书《电视广播声音和图像的相对定时》,结合验证性主观评价以及对部分容易引起电视广播声音和图像相对延时的链路和设备的检测结果编制而成。
本标准与ITURBT.1359-1(1998)建议书的主要区别在于:
---增加了相对定时定义;
---ITURBT.1359-1(1998)建议书中规定声音和图像相对延时时差主观评价观看条件参考ITU相关建议书。在本标准中声音和图像相对延时时差主观评价观看条件符合GY/T134-1998《数字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的规定;
---ITURBT.1359-1(1998)建议书中的规定适用于无线传输链路模式,本标准在实际测试的基础上扩大了链路模式;
---ITURBT.1359-1(1998)建议书中规定进行声音和图像相对延时时差主观评价使用的摄像机类型为电子管摄像机,考虑到电子管摄像机已基本退出市场,本标准中去除了该项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建东、肖辉、闫殿来。 |
|
|
前言Ⅰ
引言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技术要求1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对声音和图像信号相对定时进行校正的要求3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对声音和图像相对定时容限值的解释4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声音和图像相对延时时差主观评价测试的通用条件5
参考文献6
|
|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TU-RBS.1284-1Generalmethodsforthesubjectiveassessmentofsoundqualit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