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安全 压敏保护装置 第2部分∶ 压敏边和压敏棒的设计和试验通则 |
|
标准编号:GB/T 17454.2-2008 |
标准状态:已作废 |
|
标准价格:68.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GB/T17454《机械安全 压敏保护装置分为三部分,本部分为GB/T17454的第2部分。本部分规定了压敏边和压敏棒用作安全装置时设计和试验的一般原则和要求。此时,压敏边和压敏棒不用作常规操作的致动装置。带或不带外部复位装置的压敏边和压敏棒可用于感测暴露于危险中的人体或人体部位。 本标准主要叙述了安全性与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不涉及安全性与适宜性之间的关系。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13856-2:2005《机械安全 压敏保护装置 第2部分:压敏边和压敏棒的设计和试验通则》(英文版)。 |
|
|
|
英文名称: |
Safety of machinery - Pressure-sensitive protective devices - Part 2: General principles for the design and testing of pressure-sensitive edges and pressure-sensitive bars |
标准状态: |
已作废 |
替代情况: |
被GB/T 17454.2-2017代替 |
中标分类: |
机械>>机械综合>>J09卫生、安全、劳动保护 |
ICS分类: |
环保、保健与安全>>13.110机械安全 |
采标情况: |
IDT ISO 13856-2:2005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8-03-31 |
实施日期: |
2008-10-01
|
作废日期: |
2017-12-01
|
首发日期: |
2008-03-31 |
提出单位: |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归口单位: |
全国机械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主管部门: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起草单位: |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 |
起草人: |
付大为、李勤、宁燕、张晓飞、富锐、王学智等 |
计划单号: |
20075057-T-469 |
页数: |
47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1-32043 |
出版日期: |
2008-07-01 |
|
|
|
前言Ⅲ
引言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要求10
4.1 有效敏感区10
4.2 致动力(试验方法见7.5和7.6) 10
4.3 预行程(试验方法见7.7.2) 10
4.4 超行程(试验方法见7.7.4) 10
4.5 工作行程(试验方法见7.7.3) 10
4.6 力?行程的关系(试验方法见7.7) 10
4.7 最小操作速度(试验方法见7.6) 11
4.8 操作次数(试验方法见7.8) 11
4.9 传感器输出(试验方法见7.9) 12
4.10 输出信号开关装置对致动力的响应(试验方法见7.9和7.10) 12
4.11 复位功能(试验方法见7.10) 12
4.12 环境条件(试验方法见7.11) 12
4.13 动力源变化13
4.14 电气设备(试验方法见7.13.1) 13
4.15 气动设备(试验方法见7.13.2) 14
4.16 液压设备(试验方法见7.13.3) 14
4.17 外壳(试验方法见7.14) 14
4.18 传感器的附加覆盖物(试验方法见7.15) 14
4.19 进入(试验方法见7.16) 14
4.20 符合GB/T16855.1的类别(试验方法见7.17) 14
4.21 调整(试验方法见7.18) 14
4.22 传感器固定和机械强度(试验方法见7.19) 14
4.23 变形后的恢复(试验方法见7.20) 14
4.24 连接(试验方法见7.21) 15
4.25 尖角、锐边及粗糙表面(试验方法见7.22) 15
4.26 机械特征(试验方法见7.23) 15
4.27 抑制和阻塞(试验方法见7.26) 15
5 标志(试验方法见7.24) 15
6 关于选择和使用的信息(试验方法见7.4和7.25) 15
6.1 一般要求15
6.2 用于选择合适装置的基本数据15
6.3 使用信息16
7 检验要求17
7.1 一般要求17
7.2 试样18
7.3 试件18
7.4 试验1:选择、安装、试运行、操作和维护合适装置的有关安全数据(见6.2和6.3) 18
7.5 试验2:传感器的安装方向(见图5) 18
7.6 试验3:致动力(要求见4.2) 19
7.7 试验4:力?行程关系(具体要求见4.6) 23
7.8 试验5:操作次数(要求见4.8) 23
7.9 试验6:传感器输出状态及输出信号开关装置的状态(要求见4.9和4.10) 24
7.10 试验7:输出信号装置对致动力、复位及动力源状态的响应(要求见4.10和4.11) 24
7.11 试验8:环境试验(要求见4.12) 24
7.12 试验9:动力源变化(要求见4.13) 25
7.13 试验10:电气、气动及液压设备(要求见4.14、4.15和4.16) 25
7.14 试验11:外壳(要求见4.17) 25
7.15 试验12:传感器的附加覆盖物(要求见4.18) 26
7.16 试验13:进入(要求见4.19) 26
7.17 试验14:类别(要求见4.20) 26
7.18 试验15:调整(要求见4.21) 26
7.19 试验16:传感器固定(要求见4.22) 26
7.20 试验17:变形后的恢复(要求见4.23) 26
7.21 试验18:连接(要求见4.24) 26
7.22 试验19:尖角、锐边及粗糙表面(要求见4.25) 26
7.23 试验20:机械特征(要求见4.26) 26
7.24 试验21:标志(要求见第5章) 26
7.25 试验22:选择和使用的信息(要求见第6章) 26
7.26 试验23:抑制和阻塞(要求见4.27) 2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带和不带复位功能装置的时序图27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操作速度、力和行程---说明性注释及建议31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机械制造商/使用者的装置选择指南33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设计指导35
附录E (资料性附录) 应用指南37
附录F (资料性附录) 安装、试运行及试验的指南38
附录G (资料性附录) 满足GB/T16855.1中类别2的系统的一般考虑40
参考文献41 |
|
|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要求………………………………………………………………………………………………………………10
4.1 有效敏感区…………………………………………………………………………………………………10
4.2 致动力(试验方法见7.5和7.6)…………………………………………………………………10
4.3 预行程(试验方法见7.7.2)………………………………………………………………………10
4.4 超行程(试验方法见7.7.4)………………………………………………………………………10
4.5 工作行程(试验方法见7.7.3)……………………………………………………………………10
4.6 力-行程的关系(试验方法见7.7) …………………………………………………………………10
4.7 最小操作速度(试验方法见7.6)……………………………………………………………………11
4.8 操作次数(试验方法见7.8)…………………………………………………………………………11
4.9 传感器输出(试验方法见7.9)………………………………………………………………………12
4.10 输出信号开关装置对致动力的响应(试验方法见7.9和7.10)……………………………12
4.11 复位功能(试验方法见7.10)……………………………………………………………………12
4.12 环境条件(试验方法见7.11)……………………………………………………………………12
4.13 动力源变化………………………………………………………………………………………………13
4.14 电气设备(试验方法见7.13.1)………………………………………………………………13
4.15 气动设备(试验方法见7.13.2)………………………………………………………………14
4.16 液压设备(试验方法见7.13.3)………………………………………………………………14
4.17 外壳(试验方法见7.14)…………………………………………………………………………14
4.18 传感器的附加覆盖物(试验方法见7.15)………………………………………………………14
4.19 进入(试验方法见7.16)…………………………………………………………………………14
4.20 符合GB/T16855.1的类别(试验方法见7.17)……………………………………14
4.21 调整(试验方法见7.18)…………………………………………………………………………14
4.22 传感器固定和机械强度(试验方法见7.19)……………………………………………………14
4.23 变形后的恢复(试验方法见7.20)………………………………………………………………14
4.24 连接(试验方法见7.21)…………………………………………………………………………15
4.25 尖角、锐边及粗糙表面(试验方法见7.22)……………………………………………………15
4.26 机械特征(试验方法见7.23)……………………………………………………………………15
4.27 抑制和阻塞(试验方法见7.26)…………………………………………………………………15
5 标志(试验方法见7.24)…………………………………………………………………………………15
6 关于选择和使用的信息(试验方法见7.4和7.25)…………………………………………………15
6.1 一般要求……………………………………………………………………………………………………15
6.2 用于选择合适装置的基本数据……………………………………………………………………………15
6.3 使用信息……………………………………………………………………………………………………16 7 检验要求…………………………………………………………………………………………………………17
7.1 一般要求……………………………………………………………………………………………………17
7.2 试样…………………………………………………………………………………………………………18
7.3 试件…………………………………………………………………………………………………………18
7.4 试验1:选择、安装、试运行、操作和维护合适装置的有关安全数据(见6.2和6.3)……18
7.5 试验2:传感器的安装方向(见图5)…………………………………………………………………18
7.6 试验3:致动力(要求见4.2)………………………………………………………………………19
7.7 试验4:力?行程关系(具体要求见4.6)…………………………………………………………23
7.8 试验5:操作次数(要求见4.8)……………………………………………………………………23
7.9 试验6:传感器输出状态及输出信号开关装置的状态(要求见4.9和4.10)………………24
7.10 试验7:输出信号装置对致动力、复位及动力源状态的响应(要求见4.10和4.11)…24
7.11 试验8:环境试验(要求见4.12)………………………………………………………………24
7.12 试验9:动力源变化(要求见4.13)……………………………………………………………25
7.13 试验10:电气、气动及液压设备(要求见4.14、4.15和4.16)…………………25
7.14 试验11:外壳(要求见4.17)…………………………………………………………………25
7.15 试验12:传感器的附加覆盖物(要求见4.18)………………………………………………26
7.16 试验13:进入(要求见4.19)…………………………………………………………………26
7.17 试验14:类别(要求见4.20)…………………………………………………………………26
7.18 试验15:调整(要求见4.21)…………………………………………………………………26
7.19 试验16:传感器固定(要求见4.22)…………………………………………………………26
7.20 试验17:变形后的恢复(要求见4.23)………………………………………………………26
7.21 试验18:连接(要求见4.24)…………………………………………………………………26
7.22 试验19:尖角、锐边及粗糙表面(要求见4.25)……………………………………………26
7.23 试验20:机械特征(要求见4.26)……………………………………………………………26
7.24 试验21:标志(要求见第5章)……………………………………………………………………26
7.25 试验22:选择和使用的信息(要求见第6章)……………………………………………………26
7.26 试验23:抑制和阻塞(要求见4.27)…………………………………………………………2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带和不带复位功能装置的时序图 ………………………………………………………2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操作速度、力和行程———说明性注释及建议 ………………………………………31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机械制造商/使用者的装置选择指南 …………………………………………………33
附录D(资料性附录)设计指导 …………………………………………………………………………………35
附录E(资料性附录)应用指南 …………………………………………………………………………………37
附录F(资料性附录)安装、试运行及试验的指南 ……………………………………………………………38
附录G(资料性附录)满足GB/T16855.1中类别2的系统的一般考虑 …………………………40
参考文献 ……………………………………………………………………………………………………………41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