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总技术要求 |
|
标准编号:GB/T 21639-2008 |
标准状态:现行 |
|
标准价格:97.0 元 |
客户评分: |
|
本标准有现货可当天发货一线城市最快隔天可到! |
|
|
|
|
|
本标准规定了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得体系结构、典型协议、编号方式、网络性能要求以及不同运营商的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之间的互通等。本标准适用于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
|
|
|
英文名称: |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video conferencing service for IP-based network |
中标分类: |
通信、广播>>通信设备>>M33光通信设备 |
ICS分类: |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33.040电信系统 |
发布部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发布日期: |
2008-04-10 |
实施日期: |
2008-11-01
|
首发日期: |
2008-04-10 |
提出单位: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 |
归口单位: |
信息产业部(通信) |
主管部门: |
信息产业部(通信) |
起草单位: |
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蒋林涛、孙明俊、杨崑、刘湘宇、薛宁、刘述、聂秀英、李健芳 |
计划单号: |
20031820-T-339 |
页数: |
61页 |
出版社: |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
155066·1-31682 |
出版日期: |
2008-06-01 |
|
|
|
本标准是IP视讯会议系统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预计的名称如下: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总技术要求;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设备互通技术要求;
---基于不同技术的应急视频会议系统 互通技术要求;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点控制器(MC);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设备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点处理器(MP);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设备技术要求 第3部分:网守(GK);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设备技术要求 第4部分:多点控制单元(MCU);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 终端技术要求。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林涛、孙明俊、杨?、刘湘宇、薛宁、刘述、聂秀英、李健芳。
|
|
|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及缩略语2
3.1 术语和定义2
3.2 缩略语3
4 IP视讯会议业务网络组织和设备功能3
4.1 IP视讯会议业务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及网络组织3
4.2 主要设备及功能描述6
5 基于IP网络的视讯会议系统中设备的编址与命名8
5.1 终端8
5.2 网守8
5.3 网关9
5.4 MC 9
5.5 MP 9
5.6 会议编号9
6 通信协议10
6.1 RAS消息10
6.2 ITU-T Q.931消息24
6.3 ITU-T H.248消息24 6.4 ITU-T H.245消息28
7 通信流程28
7.1 注册流程28
7.2 会议预约30
7.3 会议召集33
7.4 会议结束38
7.5 注销42
8 会议控制和设备控制43
8.1 会议控制43
8.2 设备控制45
9 与非IP终端的互通45
9.1 语音终端45
9.2 ISDN 上的可视电话终端(ITUT H.320) 46
9.3 GSTN 上的可视电话终端(ITUT H.324) 46
9.4 移动无线电上的可视电话终端(ITUT H.324/M) 46
9.5 ATM 上的可视电话终端(ITUT H.321和ITUT H.310RAST) 46
9.6 有服务质量保证的LAN 上的可视电话终端(ITUT H.322) 47
9.7 GSTN 上的话音数据终端(ITUT V.70) 47
9.8 分组网络上的ITUT T.120终端47
9.9 ATM 上的ITUT H.323媒体传输的网关47
10 安全和认证47
10.1 设备安全47
10.2 控制平面的安全性49
10.3 数据平面的安全性49
11 IP会议系统的编码和帧结构49
11.1 语音编码和帧结构49
11.2 图像编码和帧结构50
12 计费50
12.1 计费中心50
12.2 计费方式51
12.3 计费和结算流程51
12.4 计费内容51
13 网络管理52
13.1 网络管理方式52
13.2 网络管理对象52
13.3 网管接口协议52
13.4 网管接口信息模型52
13.5 网络管理功能52
14 网络性能53
14.1 视讯会议对网络的要求53 14.2 视讯会议设备的运行特性53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MCU 的说明55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不同运营商互通的说明56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ITUT H.248终端58
|
|
|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8119-2000 低比特率通信的视频编码(eqvITU-T H.263:1996)
YD/T822-1996 P×64kbit/s会议电视编码方式(neqITU-T H.261:1993)
ITU-TE.164:1997 用于ISDN 的编号计划
ITU-T G.711:1988 话音频率的脉冲编码调制
ITU-T G.722:1988 7kHz的64kbit/s音频编码
ITU-T G.723.1:1996 以5.3kbit/s和6.3kbit/s为速率的多媒体通信的双速语音编码器
ITU-T G.728:1992 采用线形预测激励的低时延码在16kbit/s速率上的语音编码
ITU-T G.729:1996 使用共轭结构代数代码激励线性预测(CS-CELP)的8kbit/s语音编码
ITU-T H.221 音视用户终端业务中(64~1920)kbit/s通路的帧结构
ITU-T H.222 信息技术---活动图像及相关音频信息的通用编码:系统
ITU-T H.223 低比特率多媒体通信的多路复用协议
ITU-T H.225.0:2000 基于分组的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呼叫信令协议和媒体流的分组
ITU-T H.235:2000 H 系列多媒体终端的安全和加密
ITU-T H.242 使用2 M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的系统
ITU-T H.243:1997 使用最高速率为1920kbit/s的数字通道三方或多方视/音频终端通信建立的规程
ITU-T H.245:2000 多媒体通信的控制协议
ITU-T H.246:1998 H系列多媒体终端与H系列多媒体终端和GSTN 和ISDN 上的语音/话带终端的相互通信
ITU-T H.248:2000 媒体网关协议
ITU-T H.248.19 MCU 分离后的音频,视频和数据包
ITU-T H.282:1999 多媒体通信远程设备控制协议
ITU-T H.283:1999 远程设备控制逻辑信道传输
ITU-T H.310 宽带和视听通信系统和终端
ITU-T H.320 窄带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ITU-T H.321 BISDN 环境中H.320可视电话终端的适配
ITU-T H.322 用于提供保证质量的业务的本地网的可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
|
|
|
|
|